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9号提案答复的函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1-05-28 16:44

湘人社提函〔202152

黄柏禹、常琪委员:

们提出的《推动先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建议》《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创新和集群效应》悉,工信厅、省教育厅,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推动先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大力实施技能强省、产业报国战略,在推动先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健全技能人才培育成长机制。近年来,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和《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多个政策措施,为我省先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大规模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着力打造湘技湘能职业培训品牌,人社厅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企业职工培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目标任务分解制、每月定期调度制等多种方式,确保每年完成55万人次、3年完成165万人次的目标任务。省工信厅连续11年与清华、北大合作,办好领军企业家研修班、领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组织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20年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600余人次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技能人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模式,建立健全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覆盖经济各行业门类,初、中、高各个技能等级的技工教育体系,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例如,省汽车技师学院与蓝思科技合作建设混合制技师学院,共同投资兴建学院长沙新校区,为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湖南有色职院与株洲市签署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培养新能源材料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多元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目前已批复39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技工院校自主评价54家,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40家,筹备实施59项专项能力评价,进一步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

()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引领作用。以打造技行三湘、能创未来魅力品牌为目的,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40多项,在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我省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我省获得了1金、1银、2铜和41个优胜奖的好成绩,获奖人数和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创历史新高。坚持举办创客中国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等系列活动,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在全国打响湖湘工匠品牌。

()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紧密结合我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共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9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0个,基本形成覆盖重点产业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省人社厅定期开展湖南省技能大师和湖南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目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5人、全国技术能手”5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50人。全省共评选表彰45湖南省技能大师,有1000人通过评选和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有7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工信厅组织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每年度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工作,评选表彰湖南省优秀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举办海纳英才·智汇潇湘”—2019年博士潇湘名企行活动2019年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及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人才峰会成功吸引一批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来湘创业就业,激发各行业人才来湘就业创业的热情。

(八)服务社会成效日益凸显。全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75所,在校生72.85万人,培养规模居全国第5位。十三五期间,我省高职院校对接服务我省先进制造业,校企累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216个,攻克技术难题985个、研发重要新产品1617个。主动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湖南企业海外经营提供支持,建立海外培训基地3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援外培训超12.5万人2020年,全省中、高职院校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2%77.65%,本地就业率为44.92%62.82%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2代表在提案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顺应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以培育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贯通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努力把湖南打造成为新时代工匠的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技能创新之地。

(一)推动“产教训”融合发展。一是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谋划职业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优化院校和专业布局,对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办好一批高水平院校和骨干专业群。二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招生、双元育人,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以省产教融合发展基地为平台,推动校企共同体建设。支持全省优质职业院校在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产业学院,实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由企校双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三是聚焦提质培优行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出台我省楚怡职业教育行动计划,传承发扬楚怡职教精神,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且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政企社”协同推进。一是强化各级政府引导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定期评估专业设置,对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加大招生和投入力度;对与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及时予以调整或淘汰。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设培训中心、职业院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承担培训任务。鼓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8%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顺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用工需求,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及时增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自贸区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方向。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三)推进“育选用”衔接贯通。一是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相应职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级的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相应级别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二是建立证书互认制度。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转换,职业院校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者,根据其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取得学历证书;接受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可免试部分内容。三是拓展高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湖南选手可按规定保送至高校相应的高职或本科专业就读。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学院技师班毕业生享受大专、本科学历同等待遇,在公务员录用、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执业资格考试、确定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面与同等学历人员相同对待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厅工作的关心、支持!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528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59号提案答复的函

206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