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232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17-09-26 09:17

湘人社提函A201796

省总工会

沈忠泰委员提出的《关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培育湖南工匠的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解决技能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方面,近几年来,我们一直紧密结合产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培养技能人才。根据《湖南省中长期人才规划发展纲要(2011—2020)》安排, 2011年我省出台了《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我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湘人社发〔201532号),明确提出为加大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扶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夯实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从 2009年开始,政府对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培训给予补贴,截止去年,全省共计补贴高技能人才培训12万人次。另外,今年,在科学核算成本基础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发布了《湖南省职业培训补贴目录》,明确加大对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标准正常增长机制。

关于进一步突出重点,解决技能培训实效不强的问题方面,一是配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专业建设,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建立相关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并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指导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加强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改善相关专业办学条件,吸引考生报考相关专业。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鼓励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培养相关人才、开发相关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技术研究和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和信息,严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确保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技能、知识、职业素质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鼓励职业院校开放办学,面向相关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指导相关院校充分利用现有办学优质资源,开发相关课程面向社会开展各级各类从业人员培训,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五是推动相关专业国际化水平建设。积极鼓励有关院校紧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引进国际先进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设备,加快相关专业建设与国际化水平接轨,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培养相关专业国际化人才。

关于进一步健全制度,解决技能提升激励不够的问题方面,一是目前在人社部领导下,我们正在进行职业资格改革,认真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落实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制度,做好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衔接工作。构建以职业资格认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对具备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突出的一线优秀技能人才,可以直接认定技能等级。完善政府购买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机制,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行业协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评价,培育社会化评审专家队伍,逐步实现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分离。根据我省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国际化趋势,逐步引进企业急需职业(工种)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探索与世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接轨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二是下一步将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鼓励企业对技术工人试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的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为企业合理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解决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优的问题方面,省人社厅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技能人才宣传,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一是适当增加具有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享有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比例。企业技术工人在薪酬、休假、体检、培训等方面,按照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参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确定相关福利待遇。优先在有突出贡献、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动模范,在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提名推荐时,确保一定的比例来自基层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优秀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年组织休假疗养;二是适当增加具有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享有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比例。企业技术工人在薪酬、休假、体检、培训等方面,按照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参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确定相关福利待遇。优先在有突出贡献、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动模范,在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提名推荐时,确保一定的比例来自基层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优秀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年组织休假疗养。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解决技工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方面,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力助推建设制造强省和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下一步,我们一是将大力促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技工教育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办职教,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职业教育形式,与企业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我们要把技工教育摆在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技工教育对促进稳定就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性。二是将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做好省内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精准围绕产业、企业、就业的需求,科学布局,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为打造制造强省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三是将建立以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推行工学一体,深化校企融合,加快培养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918

联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联系电话:0731-84900041

社会建设

047  

湖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232号提案

提案类型

集体提案

集体提案单位名称

总工会

关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培育湖南工匠的建议

总工会 1

总工会

委员证号

jt_zgh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单位及职务

联系人:省政协社法委沈忠泰

E-Mail

通讯地址

提案日期

2017-01-11

审查意见

立案

2017-01-14

相关情况

同意公开发表 同意其他委员参阅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供参考)

办理单位

主办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

省教育厅

提案内容(包括案由、案据和方案)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1274”行动。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跃升,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笃信诚实、技能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湖南工匠队伍。但由于培训经费难以完全到位、技能工资激励作用不明显、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等原因,我省职工技能素质总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职工技能素质高低与开展四化两型建设、实现三量齐升紧密相关,现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省职工队伍技能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1253万职工中具有初级以上技能等级的技术工人分别是371万人,占职工总人数的29.6%,与沿海省份普遍在45%左右的比重相差甚远。高技能人才97.1万人,占技工总数的26.2%,与沿海省份35%左右的比重还有较大差距。我省进城务工的1210多万农民工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到3%,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只占20%左右。

2、企业技术工人待遇亟待提高。目前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待遇总体偏低。部分企业没有制定在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管理办法和待遇标准,没有把职工技能素质作为评先晋职薪酬分配参考依据。有的企业不按技术等级兑现工资和待遇,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技能人才技术津贴,但由于津贴级差较小,很难体现出应有的激励作用。

3、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相对薄弱。技工院校建设相对滞后,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政府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投入尚有差距。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重使用轻培养,基本没有建立技能培训、使用、激励等保障体系。部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不足,使用管理不规范,相当部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被挪作他用。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培训与需求脱节,效果不够明显。

二、提升我省职工技能素质、培育湖南工匠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投入,解决技能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在安排再就业资金时既要确保培训经费有一定比例,又要建立健全培训经费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经费使用方向,确保重点产业所需技能人才的培训费用。要认真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的规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督促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让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不成为空头支票

2.进一步突出重点,解决技能培训实效不强的问题。适度调整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模式,把传统的计划任务式转变为按需点菜订单式培训。在坚持师带徒等传统提升技能途径的同时,鼓励企业、职业院校等实行仿真培训,加大对仿真培训的软件开发、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紧密结合生产工艺流程要求,构建计算机仿真平台+真实机器设备的实训模式。鼓励企业结合日常生产、班组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实效性培训,切实解决需求脱节的问题。

3.进一步健全制度,解决技能提升激励不够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逐步实行社会化改革,通过政府补贴的途径,降低或者减免鉴定费用。建立紧缺型工种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机制,实施对通过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直接给予补贴的政策,促使更多的职工学技术、提技能。推行体现技能水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充分体现技术技能要素价值,加大不同技术等级间的收入级差;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建立体现技能水平的收入分配和福利待遇制度,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

4.进一步加强宣传,解决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优的问题。要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提高话语权,适当提高各行业技能领军人物当选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要继续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劳动创造世界、技术支撑产业的时代价值,大力选树技能成才优秀典型,营造尊技重技的社会氛围。

5.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解决技工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把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列入常年性中心议题,把与各地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紧密配套的技能人才支撑课题一并研究。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扩大招生规模;要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纳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我省主导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加强装备制度、数控技术、电子信息等省级示范性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联名人

委员证号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232号提案的答复

952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