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源头治理,创新推出“两榜三单四平台”,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做到欠薪事件处理“不出项目、不出社区、不出街道”。
一、推出“两个榜单”,强化思想意识。推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月度“红黑榜”。紧盯“湖南省劳动监察两网化联动管理平台”实名制考勤和工资发放数据,每月下旬对完成按月支付工资的项目“插红旗”、未完成的“贴地雷”。一方面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员争先创优意识,另一方面督促项目各方主体履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主体责任。同步推出“提示函”,根据农民工投诉项目欠薪、欠薪矛盾纠纷调处、真抓实干“扫雷”等情况,梳理出若干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名单,通过下发《履行工资支付义务提示函》的形式,督促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对因管理不规范导致频发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单位,由劳动保障监察员蹲点驻守,同步解决项目管理和欠薪问题。
二、建立“三项清单”,强化责任落实。一是责任清单。制定出台街道属地“十条责任清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及劳资专管员责任清单,压紧压实政府监管、部门主管、街道属地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户、工资保证金、按月足额支付工资等制度,加强欠薪源头预防。二是隐患清单。从投资性质、欠薪风险等12个维度,对全区137个在建项目开展地毯式排查,查出欠薪高风险项目20个、隐患96条。按照“一项目一档案”建立台账,细致梳理掌握项目分包关系、施工状态、工资发放等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处置,防止欠薪行为发生。三是联合处置清单。加强与住建、公安等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及时处理因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等造成欠薪的线索台账,并联动执法共同处理,形成全员抓欠薪的工作格局。
三、打造“四个平台”,强化监督处置。开福区以平台建设强化对在建项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一是创新建设了区级实时动态预警分析监管平台,对区内所有项目进行自动汇总、统一管理,把项目审批管理、日常巡视检查、欠薪纠纷投诉、核处调查等内容纳入系统进行动态监管,平台实现所有数据自动统计、查询及可视化,协助工作人员对高风险项目进行跟踪及原因分析,落实区、街道、社区、企业(项目)四级预警、调解、查处责任机制,形成分工明确、一体联动的责任管理闭环。二是开通了“没发工资请扫我”维权处理平台,让更多维权案件通过平台处理。在全区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向广大农民工、员工推广本地维权渠道,引导本地案件本地解决,提高工作实效。三是制作劳动维权公示牌。在全区137个在建工程项目工地、165栋楼宇、16个街道和114个社区(村)统一安装了近千块劳动维权信息牌,公示项目基本情况、维权机构、维权方式、就业服务、社保政策等内容,实现全面覆盖,有效引导农民工合理合法进行维权。四是推送欠薪短信提醒服务。将欠薪投诉分为“业务受理、政策解读、结果反馈”三个阶段,按照“一次服务一条短信”的工作模式,用短信、微信及时告知服务对象维权事项的办理进度,在全力以赴解民忧的同时,宽民心、暖民心,广泛扩大开福人社的农民工“朋友圈”。截至2022年底,共核实处置欠薪线索7344条,共为1.34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待遇1.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