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
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劳动保障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劳动就业
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935.21万人,同比增加25.15万人,增长0.6 %。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59.94万人,比上年略有下降;城镇从业人员1175.27万人。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0.32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20.6%;失业人员再就业32.27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7.6%;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02万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0.2%;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6111户,做到了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 %,实现年度控制目标。
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93.05万人,减少27.3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为43.0%,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96.57万人,增加20.73万人,占22.8%,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45.59万人,增加31.81万人,占34.2 %,上升0.6个百分点。
城镇就业稳步增长。一是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达到1180.5万人,比上年净增27.06万人,增长2.4%;二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总数有所下降,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显著增加。全省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702.11万人,比上年下降3.4%,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9.7%;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从业人员473.16万人,比上年增长0.9%,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0.3%。三是在企业职工中,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人数减少,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职工明显增加。全省国有企业职工81.10万人,比上年减少10.44万人;城镇集体企业职工26.42万人,减少5.3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占企业职工的比重约为21.2 %,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和其他企业职工达到398.84万人,比上年增加31.71万人,占企业职工的比重由上年的74.9%上升到78.8%。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展加快。一是职业介绍机构健康发展。全省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887家。其中,劳动保障部门办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56家。二是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开展。全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专场招聘活动2130场,进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用人单位3.8万家,提供空岗信息86.44万个;进场求职登记人数120.38万人,职业介绍成功34.8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30.05万人),介绍成功率为28.9%。三是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工作取得进展。到年底,全省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累计托管档案90.74万份,其中2009年新增5.99万份;为托管档案人员办理和接续社会保险80.43万人。省本级累计托管档案12133份,其中2009年新增1133份;为9156人代办养老保险,为4173人代办医疗保险。四是境外来湘人员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为420名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员办理了在湘就业手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增长。2009年春节前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返乡农民工剧增,为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加强农民工工作的八项举措,劳动保障部门集中举办了521场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提供了66万多个就业岗位,效果十分明显。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10.33万人。其中:省外就业859.95万人,占71.1%。实现劳务收入961.8亿元,增长1.2%;人均年务工收入7947元。
二、社会保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扩面和征缴力度明显加大。全年新增参保70.48万人,年末,参保企业45666户,参保人员475.46万人,净增38.87万人。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201.23亿元,增收27.46亿元,基金征缴率为97.7%。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192.31万人,增加8.2万人,其中直接纳入社区管理人数136.7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的71.1%。三是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并按时足额支付。到年底,全省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达到193.72万人,发放基本养老金231.69亿元。经过六年连续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达到1028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平稳运行。全年参保人数达到209.89万人,增加2.44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69.96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加2.84亿元;为全省52.42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73.24亿元。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到年末,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员1831.9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46.40万人(在职职工520.79万人,退休人员225.61万人),比上年增加64.4万人,增长9.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总收入110.53亿元,总支出76.69亿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85.5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0.7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7.0亿元),总支出6.64亿元。工伤保险参保472.08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8.59亿元,总支出6.59亿元。生育保险参保502.43万人,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75亿元,总支出2.29亿元。
失业保险稳步发展。参保人数392.01万人,增加1.89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13.01亿元,增长19.8%;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7.31亿元,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8.36万人。
三、法制与监察
劳动保障法制监察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劳动保障地方立法取得新进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经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9年9月1日实施。二是积极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努力营造法制氛围。以《湖南省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实施为契机,利用网站、报章杂志、电台电视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保障法律宣传。组织举办了第五、六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高级讲坛,邀请法律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作演讲,参加讲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达300多人次,不断推动宣讲活动深入开展。三是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为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法制监督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系统案卷评查工作,制定了《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劳动保障监察、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三类执法案卷进行了规范。四是依法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全省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90件,受理176件,全年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58件,审结率达到90%。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中,检查用人单位12886家,涉及农民工74.82万人,为14.33万名农民工补发工资和赔偿金7751.06万元;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共检查职业介绍机构1528家,发现违法案件347起。其中: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活动170件,吊销许可证10件;在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共检查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乡村“四小”企业14965家,查出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11175件,对9739件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对126件给予了警告,依法对28户“四小”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督促相关企业与劳动者补签书面劳动合同10.6万份,补办社会保险64375人次,补发工资367.58万元。
四、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省14个市、州本级都已成立了劳动争议仲裁院,122个县(市、区)中,有45个县(市区)已批准成立仲裁院,并正在按程序组建。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处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6500件,增长31.0%,涉及劳动者55700人,其中集体争议案件1290起,涉及劳动者28300人。在法定时间审结案件16466起。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全面推进。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全省乡镇街道(含社区)共建立调解组织1091个。
五、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积极稳妥推进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贯彻落实省政府6号文件,全省劳动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9.5%。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9.8%,外商投资企业为99.1%,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为 98.8%。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我省将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进集体合同“彩虹计划”的切入点,制定完善政策,积极推进。目前,全省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2.56万户,涉及职工255万人;其中,签订了专项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9800户,涉及职工162.3万人。
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
技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技工学校128所,其中,技师学院4所,批复筹建2所,高级技校17所,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技校27所。在职教职工9394人,同比增加177人,其中,高级讲师1564人(含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63人),增长6.0%;讲师2811人(含一级实习指导教师802人),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1555人,增长107.1%。在校生16.39万人(其中农业户口15.49万人),增长1.8%。招生6.04万人(其中农业户口5.7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9.1%,较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为93835名技工院校学生发放助学金1.4亿元。
民办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年末,全省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801个,减少8个。在职教职工10829人,减少6.4% ,其中,教师8219人,增加4.1% 。培训人数46.99万人,增长25.0% 。
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持续扩大。全省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421家,取得考评员资格共6720人。全年全省共组织49.38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同比增长3.1%;有42.16万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比增长6.4%。全省考核评价高技能人才9.22万人(含技师、高级技师1.25万人),有6.77万人取得高级技能及以上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的59109人,取得技师资格证的5068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的3549人。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创新政策措施,顺利实施“百千万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我省就业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对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紧缺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财政补贴。大力表彰和宣传高技能人才。全年,我厅单独或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举办了17场次全省性职业技能竞赛,指导企业和地方组织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交通运输、机械加工等50多个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授予 “湖南省技术能手”60人。
七、基金监督
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履行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省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市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开展了“声势大,覆盖广,力度强,措施硬”的专项治理工作。专项治理期间,全省共投入5711人次,治理单位1882家。
认真做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备案工作。2009年,严格执行企业年金相关政策,审核批准了21家企业的企业年金合同报备,涉及参保职工3632人,涉及基金金额3147.69万元。目前,全省已有61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达32.78亿元,参保职工9.44万人。
八、信息化建设
扎实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一是省、市两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包括省本级在内的15个数据中心机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设备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整合利用。二是应用系统的统一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明显加大。全省企业养老保险新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进展顺利,除怀化外,全省13个市州均启动了新系统的安装和上线工作。三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了全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并加紧进行有关新系统建设的招标采购工作和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四是省、市、县(区)三级专网建设顺利建成。养老保险业务专网实现了省与14个市州的联通;电信专网除实现省与14个市、州联通外,还8个市、州实现了市、县的联网。五是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湖南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访问量达到250万余次,政务网访问量达到35万余次; 12333咨询电话开通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咨询电话共2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