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集中认证“不打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部署和人社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全面取消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工作要求,解决传统的集中认证方式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的问题,推进新形势下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新举措,切实改进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5月24日,召集全体工作人员,传达学习了5月23日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保窗口作风建设视频会议精神,6月上旬下发了《关于取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要求尚未安排开展集中认证的乡镇(街道),不再开展集中认证,已安排开展集中认证的乡镇(街道)立即停止并做好应急处置,力争“寓认证于无形”,通过工作QQ群和微信群,把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个乡镇(街道)、每个村组(社区)、每位经办人员,做到全覆盖,确保工作平稳衔接。
开通手机认证“新高速”
为破解传统表格认证群众跑路多、协办员代签字等问题,资兴市于今年4月份启用了“智慧人社”APP手机认证服务平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全部纳入待遇资格认证范围,在一个年度内未开展认证的待遇人员,业务系统将自动暂停发放养老金,待认证成功后再补发从暂停之日起的养老金。待遇人员可通过下载“智慧人社”APP,完成个人注册后进行自主认证,也可由其亲属注册后通过家庭帐户认证,还可以由经办机构授权协办员进行机构认证,着力打造“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认证服务平台,相比传统的表格手工认证,简化了认证流程,提高了认证效率。为此,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制作了相关的纸质宣传手册和网络版服务指南。同时,积极引导待遇人员本人注册“智慧人社”APP进行自主认证,也动员待遇人员亲属通过“智慧人社”APP家庭帐户进行认证,逐步打造人人可自主认证的服务模式。目前,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格认证率已近90%。
上门现场认证“疏堵点”
为防止大面积出现暂停发放养老金的现象发生,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全部授权为待遇资格认证员,在各乡镇(街道)、村组(社区)至少授权1名以上协办员上门开展手机认证工作,构建了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三级联动网格化”的授权认证上门服务工作团队,着力解决个别待遇人员不会操作自主认证的堵点,宁要“工作人员多上门”,不让“群众多跑腿”。对残疾等行动不便人员、托管敬老院人员、高龄老人,开展上门认证服务,由所在村组(社区)协办员上门认证,着力解决特殊群体认证的堵点。对手机认证系统暂无相片信息人员和其他原因无法完成手机“智慧人社”APP认证的人员,通过上门现场核实,按要求填写《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特殊群体上门认证)表》,报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站进行后台处理待遇发放工作,同时采集无相片人员的信息,报信息中心完善其社会保障卡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确保下一年度能通过手机“智慧人社”APP认证,着力解决因认证系统信息不够完善而导致无法完成手机认证的堵点。
探索异地认证“解远忧”
部分待遇人员随亲居住在异地,因远离户籍地而为待遇资格认证担忧,为此,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设计了关于异地居住的待遇人员协助认证操作办法,包括异地认证通知书和异地认证表格。在本市范围内乡镇(街道)异地居住的,各乡镇(街道)相互协助开展手机认证。对于居住在市外的人员,首先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与其本人或亲属进行联系,引导下载“智慧人社”APP进行自主认证,同时,也探索开展了协办员与其亲属通过微信视频对话,让待遇人员在视频中的活体由第三方协办员进行实时机构认证,为部分居住外地待遇人员简化了申请协助认证的流程。对异地居住瘫痪在床等行动不便或认证系统暂无相片等其他原因无法完成手机认证的,通过发信函由其居住地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认证,填写《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异地认证表》后,附待遇人员手持近期报纸和身份证的相片,使服务对象就地即可完成认证。在国外(境外)居住且未迁移户籍的待遇人员,可按外领函〔2015〕660号要求办理,但以引导下载“智慧人社”APP进行自主认证为先。
(资兴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站 黄志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