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早春时节,全省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
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回应群众关切,勾勒出“开局第一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图景。本报摘编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相关内容,看各地“开局第一年”人社工作打算怎么干!
局长说——
宏伟蓝图凝聚人心,苦干实干开启未来。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顺应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期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篇章!
——娄底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龙
2018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娄底”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
2018重点工作
第一,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着力推动就业创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把解决“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摆在突出位置,推行职业培训普惠制度,大力开展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启动实施“就业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努力打造“娄底月嫂”品牌。
第二,以建设人才强市为目标,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加快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努力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以人员全覆盖为目标,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精准扩面和动态管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继续开展“五险”统一征缴,积极推进公务员参加工伤保险,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主动对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完善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严格社保基金监管。
第四,以激发事业活力为目标,着力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干部队伍的更高要求,全面提升人事和工资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一要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二要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三要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四要深化绩效评估改革,五要加强人事考试安全工作。
第五,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着力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度机制。推动劳动维权法治化。重点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到2018年底,实现实名制管理覆盖率70%以上,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覆盖率80%以上。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第六,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注重调查研究,扎实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调研活动。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级服务网络,突出加强基层平台建设。推进法治人社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服务事项网上经办。
第七,以打造过硬人社队伍为目标,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建四型机关,创一流业绩”主题活动。全面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锲而不舍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落实,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
数说2017年
2017年,娄底市新增就业3.7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控制在4.39%以内的较低水平。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02名。企业退休职工待遇连续13年上调,人均养老金达1841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调至85元/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3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5万元,失业保险待遇提高至960.5元/月。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原1030元/月调整为1130元/月。全市企业动态劳动合同签订率、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均达到90%;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为72.9%;争议案件当期结案率达98%以上。
(摘编自2月7日召开的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