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到2012年底,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达1340.85万人,劳务总收入达2200亿元,接近地区生产总值22154亿元的10%。
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 “劳有所得”的要求和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近年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清欠与预防并重”,努力维护劳动者工资权益。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专户8318户,存入工资保障金57.87亿元,覆盖125万劳动者,从中为68.5万农民工支付工资48.3亿元。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全省共检查用人单位9497户,受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448件,涉及农民工11.45万人,依法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83亿元。记者1月30日走访了湖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运柏。王总说,湖南的主要做法是:
领导高度重视。湖南一直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要求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国家部署开展专项检查后,湖南成立了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彭崇谷为组长,其他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协调指导小组。2012年10月31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安厅、国资委、工商行政管理局、总工会联合下发了《湖南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从2012年11月26日至2013年1月29日在全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2013年1月11日,12部委做好2013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后,湖南立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健全了各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要求确保2013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任务的完成。
建立长效制度。一是充分发挥工资保障金源头预防与解决拖欠的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湖南在建筑行业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要求业主单位按一定比例预存工资到施工单位的工资保障金专户,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及时动用工资保障金进行支付,防止因拖欠工程款造成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截至2012年底,全省累计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专户8318户,存入工资保障金57.87亿元,覆盖125万劳动者,从中为68.5万农民工支付工资48.3亿元。二是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清偿拖欠工资制度的重要作用。因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与建设工程承包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建设工程承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督促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因工程总承包企业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清偿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责任。对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上级有关部门督促地方政府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由政府先行垫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执法标本兼治。按照《湖南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湖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国资、工商、工会组成联合执法组,抽调检查人员2940人次,重点对建筑施工、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发生过拖欠工资问题的企业进行检查。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全省共检查用人单位9497户,受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448件,涉及农民工11.45万人,依法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83亿元。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无故拖欠工资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依法向社会公布。在开展专项检查的同时,在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设置举报投诉信箱,加强专人值守,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为农民工举报投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并认真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纠。
化解矛盾及时。针对“春节”前涉及拖欠工资问题的劳动争议多发的突出矛盾,湖南继续开辟劳动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引导农民工通过调解仲裁等法律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发挥企业调解、乡镇(街道)调解以及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劳动纠纷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将拖欠工资争议化解在基层。对小额、简单案件以及涉及人数较多的案件,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平稳解决。对申请仲裁的拖欠工资争议,按照“快立、快审、快结”原则,力争在春节前办结。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拖欠工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对符合裁决先予执行的拖欠工资案件,根据劳动者的申请裁决先予执行,帮助劳动者尽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2012年,全省受理涉及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757件,涉及农民工7024人,涉及工资报酬8448万元。此外,还调解涉及劳动报酬的案件5458件。
应急处置得当。湖南健全了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明确了分级响应、应急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如果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应急处置机制,迅速介入,积极稳妥处置,坚决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要求认真听取职工意见,研究解决职工的合理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妥善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部门合力联动。按照人社部门统筹协调,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原则,湖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国资委分别对所属行业企业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2013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明确要求。发展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工商等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形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合力。新闻媒体连续刊登《血汗钱被黑了,快拨打热线维权》、《只希望拿到辛苦钱好回家过年》、《投诉没多久,他们领回百万欠薪》等专题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充分发挥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的重要作用。人社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案件29件,配合公安机关及时立案查处,依法追究逃匿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