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名校·揽英才”广州圆满收官
376位“天之骄子”将赴湘就业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30日下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威胜集团及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60家湖南知名企事业单位来到广州,携550余个优质岗位向广东高校优秀学子们伸出橄榄枝,来自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的700余位“天之骄子”汇聚一堂。据统计,当日广州站达成就业意向376人,再掀人才来湘就业创业的新高潮,至此“入名校·揽英才”湖南知名企业高校引才招聘活动画下圆满句号。
本次活动系由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人社厅联袂推出的“海纳英才·智汇潇湘”系列服务活动之一,是我省贯彻落实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的一张闪亮名片,活动先后走进武汉、北京和广州招才引智,体现了“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的引才思路,更彰显了全省敬才爱才的诚意。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冯奇出席并现场致辞、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谢忠阳主持活动,省人才工作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参加双选会现场观摩指导。
观看湖南引才宣传片。龚颖/摄
湘籍学子校园服务大使受聘仪式。龚颖/摄
冯奇向企业代表了解引才情况。龚颖/摄
政企联手,喷薄聚才“向心力”
“希望各位青年才俊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放飞梦想、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现场,冯奇向前来的济济人才发出金秋的邀约。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邀天下英才齐聚锦绣潇湘,这样的引才组合拳记者从参加招聘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口中得到称赞连连,对于强强联手跨省揽才的“黄金搭档”,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朱映红表示,“不仅体现了湖南重才爱才惜才的决心,更增添了招聘单位的引才底气。”作为此次引才招聘活动的高校排头兵,湖南师范大学三场招聘会收获颇丰。朱映红告诉记者,我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系列人才举措,已逐渐成为人才来湘就业创业强大的“磁场力”和“向心力”。
才一个多小时,“15份博士研究生简历,其中男生6位,以湘籍应届毕业生为主。”朱映红向记者展示着揽才的好成绩。记者注意到,湖南师范大学招聘岗位工作和生活待遇一栏,对于“潇湘学者”特聘教授给予了30万到100万年薪不等,以及最高160平方米住房的安家费和购房补贴。据悉,当天该校化学化工等五大学院相关招聘负责人均来到现场,只为尽快锁定人才。
现场锁定人才的还有中联重科,作为中国500强的湖南本土企业,不少大学生慕名而来,排起了长队。截至招聘会结束,公司收到简历85份,达成就业意向42名。在面试间隙,中联重科总部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谢家伟向记者坦言,新湖南展现的新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广大优秀湘籍学子返湘干事业,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我省爱才惜才重才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这无疑是企业发展的福音”。
为帮助湖南企事业单位加速锁定人才,现场华南理工大学刘惠艳、广东工业大学刘盼龙、华南师范大学林会智、暨南大学江奇等10位在校大学生被聘为校园服务大使。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研一生刘惠艳是湖南郴州人,接过聘书后她深感帮助家乡宣传、支持湖南建设的“使命感”,刘惠艳向记者坦言,尽管毕业还早,但在心中早已设定好回湖南发展的目标,而像她一样爱家乡,想回家乡、建家乡的在校湘籍学子并不在少数。
呼朋引伴,就业一起回湖南
结伴而来的求职大学生。龚颖/摄
距离活动开场还有一个多小时,胡雅娴与闺蜜施卉已在活动现场转了几圈,对于找一份对口专业会计学相关岗位,他们略显失望。对于这一吃冷情况,水电八局深圳地铁9号线党工委副书记李康告诉记者,“人力资源、财务等岗位企业本身消化力有限,且武汉与北京站已吸纳了相关人才,对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技术管理型工科人才,可以考虑放宽要求。”
“我想我的闺蜜和我一起回湖南。”尽管就业第一选择吃紧,郴州人胡雅娴对回湖南仍旧不死心。她和江苏人施卉一同从湖南工程学院考入广东工业大学,同窗七年,面临毕业即分别的岔路,二位已商量好再回湖南共同发展。
结伴而来的还有广东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室友胡士维和贺小平。一同选企业择岗位,投简历再面试,兄弟俩穿梭在现场拥挤的人群中形影不离。湖南人胡士维对于湖南组团来广州引才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今天适合的岗位不少,但回湖南必须带着兄弟。”江西人贺小平对此笑着默认,除了湖南的美食和房价,他指着“入名校·揽英才”校招手册中“长沙市人才新政22条”告诉记者,“这样的引才力度很难不心动。”
湖南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也空前加大。与此同时,人才向往返湘,甚至是携友返湘的态势愈加明显。去年来,我省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吹响了全省加快人才发展的集结号。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除了湘籍学子,不少外省学子也对前往湖南闯一隅天地也充满了期待。
各显神通,引才使出“三十六计”
招聘会现场。龚颖/摄
前来应聘中联重科的求职者排起了长队。龚颖/摄
“孝敬父母”“王者荣耀段位不得超过‘最强王者’”水电八局的招聘要求引来不少求职者驻足热议。李康坦言,“90体”招聘画风是为了准确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他告诉记者,先做人再做事,孝敬父母是企业对引进人才的基本要求。据介绍,水电八局对新聘人员初次前往公司报销路费,而报销的必须条件是途中必须有回家的路线。
与投其所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铁元秋操着一口家乡话,与前来的求职者“套近乎”。从事人事工作十余年,铁元秋表示,以往高校搭台,企业应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多的时候收到高校邀请请帖一年多达十多份,而现如今舞台的主角换了,成了企业组团来校抢才,“这不正是我们对人才重视的表现吗?”。为此,他介绍,为了体现三线城市的引才诚意,常德市经开区紧扣“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部署,对于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将给予住房和工作补贴,一年一补,连补3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最高可给予个人30万元购房补贴。
“一定要来啊”湘潭大学人事处负责人握着求职者的手不吝热情。为不拘一格引贤才,现场企业可谓各显神通。据举办方透露,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广州站招聘活动引才的“大赢家”。其次,航天凯天环保、长沙宜家家居、中国联通、湖南湘投、湖南工程学院等也均在榜单之列。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