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444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5-07-08 14:35

湘人社提函〔202588

石建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支持,在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过程中的确存在您所述的困难和问题,您提出的建议合理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化解劳资关系等纠纷”“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和有关部门参与、司法保障、科技支撑的争议多元处理新格局联合工会建立工会+人社调解工作室,会同人民法院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总对总工作,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劳动人事争议促高质量就业专项经费。2024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当期立案受理案件总数61176件,同比上升10.72%,涉及劳动者67063人,同比上升10.98%。在当前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居高不下与处理难度增大叠加的态势下,2024年我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69.66%,仲裁结案率97.96%,均高于部省目标值,切实维护了全省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一、围绕部门联动促进多元处理机制走深走实

我们始终坚持部门联动是提升争议多元处理机制质效的重要支撑。一是构建多元化解基层平台。联合省总工会、省企工联、省工商联落实和谐同行劳动关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9月至20239月,通过以点带面、综合示范,积极选树培育具有影响力的调解组织示范样本,累计打造334家全省金牌调解组织,其中长沙县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等10家调解组织被评为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加强新就业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为契机,全省推广长沙、岳阳等地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经验做法,会同有关部门构建联合调解工作模式,实现劳动纠纷化解一窗式办理、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处理。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组织87个,2024年共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案件1209件,调解成功率67%二是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2023年,会同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司法厅、省总工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联合省总工会下发《关于推进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工会+人社裁调对接,推动省本级和14个市州成立工会+人社调解室,配齐配强调解员队伍力量,有效规范裁调对接工作流程,明确了调解补贴标准。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建立134工会+人社调解室,共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071件,调解成功率达73%20243月,会同省司法厅、省总工会等11家成员单位召开湖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7月,会同省高院、省司法厅、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总对总工作座谈会。逐步形成矛盾联调、力量联动、信息联通工作格局。

二、围绕基础保障促进多元处理机制固本强基

我们始终坚持基础保障是提升争议多元处理机制质效的有力支撑。一是加强队伍建设20255月,举办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线上培训,全省14个市州的企业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仲裁院调解中心、商(协)会调解组织等四类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共3000调解员训。202412月,联合省总工会举办我省首届劳动纠纷调处队伍岗位业务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交流比武,促进劳动纠纷调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二是创新线上调解服务。20237月,我省劳动人事争议网上调解仲裁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实现了劳动者指尖上的维权。2024年全省共收到网上仲裁申请2794件,接待登记3087人,网上调解申请550件,接待登记594人,受理仲裁申请226件,为232名劳动者提供了便捷服务。全省现有8932名特邀调解员、2535家特邀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截至2024年底,我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497个,入驻调解员1220人,调解劳动争议案件数量7433件。三是强化经费保障。2022-2024年期间,向全省14个市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下拨调解仲裁促体面劳动推动高质量就业项目经费共计300万元,主要支持了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分级分类培训,建立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等重要工作开展2022年底,对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多的49家基层法院,在2023年度预算安排了一次性项目经费1895万元。2024年安排了该项经费2520万元,经费覆盖率由上一年度的38.28%提高到75%,在2025年预算中安排该项经费1700万元,全面覆盖全省基层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有效的经费保障有力支撑了调解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使音视频远程调解、在线制作调解协议和在线司法确认成为可能,有力提升了调解效率,保障了全省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健康、可持续开展。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通过工会自行调解、人社委派调解、法院委托调解,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3万件,省总工会投入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

三、围绕提升多元处理机制建设质效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我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确存在各部门和工作平台衔接不畅、融合不够;调解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力度不够;调解经费保障不足,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高院、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总工会等部门围绕提升多元处理机制建设质效,充分吸收消化委员所提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解联动机制。一是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全力配合省人大出台《湖南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条例》,以省委依法治省办名义制定下发《湖南省调解规定》。制定下发《湖南省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设立、调解的程序和相关保障,为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提供清晰且具实操性的行动指南。积极打造一体化”“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通过在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综治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等地集中设立咨询、协商、调解、仲裁、审判、援助等站点(庭室、窗口),促进职工争议商、调、裁、诉、援、执闭环式处理,实现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一窗办二是落实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充分发挥仲裁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共同化解、定期反馈调裁审执衔接结果、类案办理情况等方式,加大成员单位工作衔接配合力度,切实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三是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会同人民法院推进争议总对总工作,提升人民法院委托委派基层调解组织调解争议工作质效。落实裁审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裁审程序衔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四是持续推进调解工作标准化建设。落实《湖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规范》内部标准,选择基础较好、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调解仲裁各个环节规范化。

(二)加强多元化解基层基础保障。一是加强多元化解队伍建设。争取财政部门支持,指导市县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名册,充实调解工作人员力量,拓展基层调解员特别是专职调解员的来源渠道。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单位做好培育选树工作表现突出基层调解仲裁机构和工作人员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调解员分级分类培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突出政治思想、法学基础理论、办案能力、岗位纪律等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大多元化解经费保障力度深入研究支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相关重点工作经费保障,推动落实协商调解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指导各地统筹就业补助资金等相关资金渠道,落实保障劳动争议调解各项必要的工作经费。落实调解员案件补助,省总工会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案件补助,加强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管,确保实名制发放到位,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三是创新多元化解服务方式。用好一批工会驿站”“司机之家,构建15分钟法律服务圈。探索在具备条件的工会驿站”“司机之家和园区打造劳动争议流动调解室、流动仲裁庭、流动法庭,推动劳动争议就地快速化解。加速推进互联网+调解,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岳阳市数字仲裁庭先进工作经验,从数据共享、业务联动、智能辅助三个维度,探索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智能辅助办案(智慧仲裁)的智治新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530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444号提案的答复

3373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