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社提函〔2025〕79号
孙昌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国际人才支撑,助力湘企阔步出海3.0时代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聚焦企业关注的海外发展人才问题,大力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出口,不断拓展国际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为企业匹配出海不同阶段的人才供应链,助力湘企“走出去”。
(一)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助力湘企出海。在长沙经开区建成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国家级特色服务(人力资源)出口基地双平台,积极引进云生集团、优蓝国际等一批人力资源国际化服务头部机构,在为省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人力保障的同时,又为湘企出海提供“国际化”人才服务支撑,海外服务范围涉及埃塞俄比亚、新加坡等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地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机构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对新办理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所产生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全额补贴,最高10万元/年;年度内向海外派驻务工人员达50人以上的,按500元/人的标准给予奖励,最高20万元/年;为境外项目的中方工作人员投保“境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按年度保险费用的10%给予补贴,最高20万元/年;通过认定的机构海外人才工作站或分支机构,给予15万元/年补贴。截至目前,基地入驻机构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非经贸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已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荷兰等地设有分子公司,与俄罗斯湖南商会、埃塞俄比亚湖南商会、尼日利亚湖南商会等10余家海外商会组织建有合作机制,为湘企出海提供高端人才寻访、人员招聘培训、境外项目合作、海外法务咨询等系列人力资源服务保障。2024年,基地入驻机构共协助三一集团、山河智能、远大集团等企业引进海外中高端人才185人,国湘人力、汇洋国际等机构为湖南省建工集团、湖南省水电八局等单位的30余个海外重点建设项目输送劳务人员3000余人。
(二)不断加强国际人才培训培养助力湘企出海。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将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以“出海”为契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内资企业“走出去”,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技能培训、标准输出、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中建五局高级技工学校作为经批准的对外劳务特色培训基地,积极承担行业技能考核培训及认定工作,开展BIM、园林绿化工、砌筑工、工程测量员、物业管理师、钢筋工、电工、防水工、建筑产业工人、出国劳务人员、建筑业九大员、安全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等级评价,年均培训规模达5万人以上,为建筑行业“出海”输送了大批标准化、国际化的技能人才,有效破解海外工程本土化用工难题,推动中国建造标准与技术规范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转化。湖南宏达职业学校专注预制湘菜产品应用与推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以餐饮企业厨师、预制湘菜企业销售人员、农民工、复退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等作为培训对象,年培训规模达到500人以上,为预制湘菜“出湘”“出海”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三)积极支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助力湘企出海。联合省贸促会、省工商联举办“助企出海‘职’等你来”2024年湖南省湘商湘企专场招聘暨全省外向型民营企业人才交流会,采取“网络招聘会+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职业指导云课堂”的多元化服务形式,“面对面”送岗、“点对点”覆盖、“屏对屏”交流,“心连心”指导,为湖南省外向型民营企业与求职者搭建高效对接平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海外引进人才办理永居证、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入聘落编、团队引进、岗位设置、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等方面支持保障政策,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水平,采用专人专办、随时解答、精准对接的服务模式,按政策协调解决引进海外特殊人才相关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出台《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湘人社规〔2024〕23号),强化省级留创园建设,支持来湘回湘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落地、创新创业,给予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服务、创业奖励资助等一系列扶持。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采取创业沙龙、专家座谈、政策宣讲、拓展训练、路演指导、实战模拟等形式为海归人才提供专项指导。
二、下步工作计划措施
我们将深入跟进研究迈入3.0阶段的湘企出海新形势、新需求、新矛盾、新困难,积极探索创新国际人才合作交流,不断加力国际人才开发利用,进一步强化湘企出海人才支撑。
一是深化“出海”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聚焦“一带一路”重点产业需求,鼓励技工院校开设“国际工程管理”“跨境服务贸易”“海外设备运维”等特色专业,联合“出海”龙头企业共建“定向班”“海外工匠班”,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导师+院校教师)和“双语双标”(中英双语、中国标准+属地标准)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海外项目需求精准对接。鼓励各培训机构增设预制菜加工、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工程管理等新兴职业工种培训项目,推行“语言+技能+文化”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强化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属地国标准衔接,破解海外用工“水土不服”难题。对《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内的职业工种按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对符合《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的“六类人员”,额外奖补20%。鼓励符合条件的单位对国际化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开发融合中国标准与属地国职业规范的双认证体系,推动重点工种技能证书国际互认。支持湘企在海外项目现场设立技能考核站点,实现“培训-评价-就业”全链条属地化服务。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举办“湘匠出海”职业技能竞赛,设置基建类(如BIM建模、工程测量)、服务类(如预制湘菜烹饪、跨境电商运营)等赛项,以赛育才,孵化兼具专业技能与跨文化适应力的复合型人才,以赛促企,为湘企海外布局提供精准化、实战化技能人才保障。
二是加强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支持保障。推动组建全省高级人才寻访联盟,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优势,为湘企出海在全球猎聘人才;目前已开展了组建工作专题调研会商,起草了高级人才寻访联盟组建方案,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认真抓好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支持保障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在薪酬保障、开设招聘绿色通道、设置特设岗位、职称评审、配偶安置、购买社会保险等方面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创新,抢抓海外引才“窗口期”,努力为湘企招聘国际化人才。瞄准国家及湖南省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从海外优秀高校引进博士进入湖南省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国家及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2025年计划资助3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18万元;资助经费是在设站单位给予的博士后正常工资外、以生活补贴形式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的资助;通过上述举措提升我省博士后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助推博士后群体培养质量。
三是进一步深化拓展人力资源服务出口。组织特色服务(人力资源)出口基地、省内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海外调研对接人才供需和政策环境,与湘企出海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签署人力资源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特色服务(人力资源)出口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头部人力资源服务国际贸易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全球分支机构和细分行业领域服务为湘企出海提供人力资源全产业链保障。支持特色服务(人力资源)出口基地设立海外联络站,调查采集湘企出海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探索编制湘企出海人力资源服务指南、海外人才地图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出口专业优势和功能作用,助力湘企出海。支持省内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开设办事处、分公司、研发中心和人才站,扩大人力资源服务境外板块业务,整合并发挥法律、金融、教育培训、信息化和数字化等专业优势,为湘企出海3.0阶段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人才服务。
感谢您对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