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社建函〔2025〕81号
李少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才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聚人才、强服务,加快推进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全力打造我省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高地。
一是强化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政策引导。出台《湖南省加快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信创、密码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加大对半导体技能人才在内的信创人才培养支持力度。2024年修订印发《湖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将“半导体辅料制备工”“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等相关工种纳入第一类重点补贴职业(工种),引导优质培训资源向半导体产业聚集。二是指导院校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对接湖南省半导体产业发展需求,引导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专业设置。2025年,衡阳市技师学院等49所技工院校开设半导体相关的电工电子类专业27个,共计1.6万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80所高职院校开设半导体相关高职专业点366个,在校生规模达12万余人。三是加强半导体产业相关专业师资建设。近三年,省教育厅设置电子信息类教师企业实践、“双师型”技术技能培训等相关培训项目12个,投入经费338.6万元,为电子信息类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组织开展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研修活动,通过对标国家最高水平,加强对我省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指导。同时争取国家项目,2024年牵头组团院校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共19人赴意大利学习技能人才培育先进经验。四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4年建成我省首批智能制造等4个省级技工教育联盟,由技师学院牵头,整合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形成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精准。支持长沙、益阳、郴州等地依托国家级园区组建湖南湘江新区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益阳市电子信息、郴州自贸片区(高新区)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等3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搭建各类平台,鼓励相关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围绕您提出的我省忽视地域特色,专业设置散,缺乏交流平台,教师能力弱,校企对接不精准,产教融合疏等问题,下一步,我省将围绕深化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发展,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工学一体化师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夯实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基础。
一是认真谋划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工作。在研究制订湖南省人社事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五五就业促进和技能培训重点规划、技工教育“十五五”规划等政策规划时,争取将加强半导体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范畴内并研究提出支持政策。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建好一批半导体相关专业。推动专业动态调整,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优化升级教材形式,细分教师岗位能力,研究制定实习实训标准,以教学关键要素为切口,推动专业标准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对接,让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企业用得上、离不开、信得过,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三联动。
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和评价工作,实施技工院校教师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以教师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际服务企业生产能力为重要考核指标,遴选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核心骨干师资队伍。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师资,搭建产教资源互通平台,在培训项目中,针对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技能设计项目,定期举办半导体教学研讨与技能培训,形成标准化课程体系,赋能技能人才梯队建设。
四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院校统筹整合培训资源,利用学校办学优势,积极面向半导体领域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紧扣数智赋能“企业+人才”“产业+技能”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相关职业(工种)的评价机构备案工作。遴选一批专业基础好、教学内涵深的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半导体企业成立行业性或区域性技工教育联盟,充分发挥联盟在资源共享、专业共商、人才共育、基地共建、科研创新等方面作用。
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