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人社建函〔2021〕99号
符国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奖励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注,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吸引、聚集高技能人才,大力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的跨越,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发〔2017〕1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16号)精神,不断完善我省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湖湘工匠队伍,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长效机制。2018年,由省人社厅制定、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湘政办发〔2018〕66号),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对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为贯彻落实66号文件,我们一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力度。鼓励各级政府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定期评选10名“湖南省技能大师”、30名“湖南省技术能手”,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每人10万元和2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我省推荐评选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2万元一次性追加奖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前三名的高技能人才,推荐申报湖南省芙蓉人才奖和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表彰,参照我省高层次人才的规定享受有关待遇和服务。2018年,我们推荐5名高技能人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我们又在全省宣传发动,进行了第五届湖南省技能大师和第十二届湖南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10名湖南省技能大师和30名湖南省技术能手,并召开表彰大会、利用各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技能人才事迹、号召广大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二是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适当增加具有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享有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比例。从2008年起,开始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我省已经有57名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享受该津贴;从2013年起,开始推荐高技能人才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目前已经有75人享受该津贴。三是提高技术工人政治待遇。优先在有突出贡献、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评选劳动模范,在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候选人提名推荐时,确保一定的比例来自基层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优秀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每年组织休假疗养。
二、加大对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选手奖励力度。我省明确规定: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由省人民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同时,对培养获奖人员的专家教练团队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代表我国参赛的选手及其专家教练团队分别给予5万元奖励。
2020年12月10-12日,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为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本次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我省代表团共选派89名选手参加80个项目竞赛,省政府朱忠明副省长亲自带队出席大赛开幕式并指导我省代表团参赛工作,通过激烈比拼,我省代表团获得1金1银2铜和46个优胜奖,获奖率达56%,综合排名全国第12位的优异成绩,奖牌人数和进入国家集训队人数再创我省历史新高。
为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先进,我省参照安徽、江西省适当物资奖励原则,对本次大赛我省代表团获得金牌、银牌、铜牌、优胜奖的选手按照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标准分别进行奖励,并按照相同标准分别对金、银、铜牌获奖选手的4个教练团队进行奖励,同时参照外省做法对获奖选手和教练团队给予相应荣誉称号、通报表扬等精神奖励。
据了解,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广东,对金牌选手奖金额度最高,为25万元,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均对金牌选手奖励50万元;其次是江苏,为10万元;上海、重庆、四川为7万元;其它省份多为2万元至5万元,个别省份尚未制定奖励政策。以我省目前财政状况,短期内无法实现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奖励标准看齐,我们将尽力协商省财政,逐步提高对参加国际和全国大赛优胜选手及教练团队的奖励标准。
三、推动“芙蓉人才计划”在制造业领域落实落地。实施“百千万”先进制造业人才工程(在全省制造业领域培育遴选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0名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培育我省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做出重要贡献、实绩突出的1000名全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层骨干人才、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并在制造业生产一线岗位直接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10000名高技能人才),对接相关人才政策,加大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和政策支持。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和国际国内产业峰会人才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吸纳一批高技能人才投身我省制造业企业创新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对我省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培养、留住、吸引高技能人才,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实施湖湘工匠培养工程。大力培育湖湘工匠,到“十四五”期末,培养评选一批湖湘工匠。
二是打造湖南技能大赛品牌。围绕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和紧缺职业工种,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技行三湘,能创未来”湖南职业技能大赛。每年组织省市县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带动50万人次参与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湖南技能竞赛整体水平。
三是建立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机制。以政策的方式明确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培养单位、选手和优胜奖的选手和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是落实高技能人才待遇。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待遇。探索实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工会等群团组织中挂职和兼职制度,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方式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特殊奖励,引导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适当提高其在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五是保障技术工人待遇。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完善技术工人收入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科学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并实现合理增长。督促各用工主体严格落实国家带薪年休假有关规定,确保技术工人休息休假权利。建立高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定期组织、分级实施休疗养制度。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