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拓界者】‌‌“数控熔炉”跃迁论:三千行算法传承数控基因链‌——记湖南省技工教育领航者周全华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5-04-07 08:31

【淬火匠魂】钢铁丛林里的微米执念‌

1991年,湘潭农机学校的毕业生周全华,一脚踏进株洲市机床齿轮厂的车间。机床轰鸣,铁屑飞溅,油污浸染的工作服,绘就了他青春最深沉的底色。当同龄人在三班倒的辛劳中抱怨连连,他却于深夜的车间,手执电筒,潜心钻研图纸,以砂纸细细磨砺刀具,追求极致的锋利。“齿轮端跳误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内,差一丝就是废品。”三年后,他主导的花键齿轮加工工艺改进项目大获成功,为厂里年省报废损失逾二十万元,老师傅们无不赞叹:“这小子,真是把钢铁磨砺出了包浆般的质感!”

2001年,29岁的周全华升任车工班班长。面对韶四主动齿轮加工周期长、报废率高的难题,他带着团队吃住在车间,七天七夜调试出“阶梯式切削法”,将加工时间砍半,产品合格率从60%飙升至95%。2008年,当他接过车工高级技师证书时,手掌上的老茧厚得能卡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

‌【代码诗人】黑板拓扑场中的编译革命‌

2009年,38岁的周全华做出惊人之举——脱下工装,走上职教讲台。转型第一课,他站在湖南铁路科技职院的实训车间,望着学生们那双双迷茫的眼眸,他瞬间领悟了老厂长那声沉重的叹息:“育人之路,竟比铸造航天零件更为崎岖。”

他自创的“三板斧”教学法很快颠覆传统:‌化繁为简‌,他将代码编织成故事:以“切蛋糕”为喻,将原本枯燥的G代码巧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闯关游戏;‌变废为宝‌,他将废品化作鲜活教材:实训室墙壁上,一面“败者墙”赫然在目,每个报废零件都贴上了价签——“这块铝合金,价值一顿热腾腾的火锅;那块钛合金,足抵半个月的生活开销”。‌赋机以灵‌,他引领学生以数控车床为笔,精雕细琢《兰亭集序》,让铁屑与墨香交织共舞,奏响了一曲工业与艺术的交响曲。

2014年湖南省技能抽查,他的学生包揽机电一体化前五名。更令人惊叹的是,经他改造的螺纹车刀,让学校年实训耗材费直降30%。“周老师的课像魔术,他能让机床跳芭蕾。”学生楚智阳说。

【金牌教练】匠学熔炉中的时空淬炼

2015年转战湖南航空技师学院后,周全华的训练室成了“魔鬼教室”。半夜两点的走廊里,常能听见他的吼声:“超时1分钟加练1小时!尺寸超差0.01毫米重做3遍!”然而,严苛之下却蕴含着温情:为了帮助女生罗淑芬突破体力限制,他匠心独运,设计出“杠杆装夹神器”,使得沉重的30斤毛坯装卸变得轻松如积木堆叠;察觉到学生因紧张而手抖,他体贴入微,搬来瑜伽垫,轻声吩咐:“先静心沉淀十分钟,再触碰机床的精密。”他将企业的6S管理理念融入实训室,严格规定:“工具需如射线般整齐排列,铁屑堆积不得高于脚底。”

经过八年的辛勤耕耘,他成功培养出2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手,并带领团队赢得了5枚国家级竞赛的奖牌。2023年,当弟子罗淑芬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铜牌得主的身份向他鞠躬时,这个钢铁汉子红了眼眶:“看见没?咱们职教生也能把名字刻进时代!”

‌跨界匠脉】技术传承中齿轮与粉笔的双轨交响‌

54岁的周全华仍在书写传奇:‌学术疆域‌里,其主编的《数控车工》被全国20余所职业院校奉为圭臬,抖音技术直播课引发3.6万名技工在线追更热潮;‌产业实践‌中,为株洲宏远机械独创的绕绳机主轴斜孔加工法,推动产品合格率从78%跃升至99%;‌精神传承‌时,自传扉页镌刻着金属质感的宣言:“真正的匠人,既要能车削钢铁,也要会雕刻灵魂。”

满墙荣光中,“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与国家专利证书相映生辉,但最牵动匠心的仍是车间档案室珍藏的1991年老照片——泛黄影像里定格着青工时代的身影,C620车床前挺立的身影背后,褪色钢笔字仍在时光中铮铮作响:“所谓不可能,只是尚未被征服的参数集合。”(供稿范围:湖南航空技师学院)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拓界者】‌‌“数控熔炉”跃迁论:三千行算法传承数控基因链‌——记湖南省技工教育领航者周全华

336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