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六条措施》,以“湘融湘爱”农民工工作品牌为抓手,围绕“五有”目标,扎实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就业有服务。一是积极开展“春风送岗”活动。坚持区、乡、村三级联动,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窗口期”,提前部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制作《欢迎回家》主题宣传片,为规模以上企业制作访谈节目,并通过电视台、充分就业社区显示屏幕、“鹤城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广泛宣传。二是持续推进“线上带岗”活动。通过“鹤城就业”抖音官方号及时推送企业用工信息,举办直播带岗,多渠道助力企业招工揽才。截至目前,共举办了5场直播带岗,为132家用工企业推送了885个岗位信息,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是有序组织农民工外出就业。建立需求清单、岗位供给清单、稳岗清单三个清单,及时掌握农民工外出就业情况。先后与长沙经开区、益阳市、沅江市、长沙县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并建立了常态化用工信息对接机制。定制“送岗专车”开展“出家门进厂门”点对点的就业服务,2022年以来已“点对点”劳务输送务工人员48名。四是强化技术培训。以新生代农民工、大龄低技能农民工和脱贫人口为重点,强化专业技能、紧缺工种、新技能培训。2022年来,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358人次,其中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128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30人次。
二、创业有帮扶。一是扎实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指导。创建“鹤城区创业指导中心”,组建“创业项目库”和“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人才培训、经验交流、项目孵化、项目推介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切实抓好创业载体建设。积极搭建返乡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走进创业园区进行创业项目孵化。2022年鹤城返乡创业园已入驻企业252家,孵化出园企业192家,带动就业3800余人。三是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和项目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加大创业奖补政策实施力度。2022年共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7笔,总计34万;对全区已实现创业满6个月的返乡脱贫劳动力初次创办的7家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2万元;先后对20家返乡创业合作社发放创业奖补80万元。
三、参保有办法。一是努力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险全覆盖计划。督促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及时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险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灵活就业的、特别是进城的青年农民自愿参保,并保障其按规定享受有关待遇。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为23300余名农民工办理了参保手续,同时积极做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二是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允许建筑施工企业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的用工特别是农民工,可以按建设项目方式参保,并可在各项社保中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截至2022年底,全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约2.2万人,按建设项目方式参保的共有55家。三是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待遇。实施统一失业保险政策,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四、工资有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长任顾问,常务副区长任总召集人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职能部门横向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形成长效机制。相继出台《鹤城区建立治理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的通知》《鹤城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办法》《鹤城区关于建立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和隐患排查预警机制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同时将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三是欠薪源头排查。针对制造业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欠薪易发行业,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落实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两金三制”制度。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欠薪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活动,建立排查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及责任单位。
五、维权有渠道。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在鹤城新闻网、鹤城融媒等区属平台开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专栏,累计印发法规宣传资料1.2万余份,巡回在项目企业现场或赶集日接受群众咨询4500余人次。二是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欠薪、合同等案件坚持“快立、快查、快结”,确保农民工案件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办理,切实做到让农民工“少跑路、早维权”。三是依法处置维权案件。截至目前,鹤城区劳动监察大队共受理投诉案件25起,结案25起,结案率100%,其中移交公安机关案件2件;累计接到“湖南问政”“湖南红网”“市长信箱”等渠道信访投诉件72起,全部办结,未发生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