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评选表彰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1号)文件精神,经自下而上、逐级推荐、民主择优,省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拟正式推荐贺瞻等8名同志为全国自强模范,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集体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危李等3名同志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3日至2025年4月10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的推荐对象有不同意见,可以电话、传真、信函等形式向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一、公示对象
(一)全国自强模范拟正式推荐对象(8名)
1.贺瞻男,汉族,1981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肢体残疾二级,湖南欣云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办公司并获评全国行业百强,拥有员工1400余名,年营业额突破1.2亿元,并在江西、安徽多个省市开设分公司。公司先后安置95名残疾人就业,帮助1000余个农村家庭实现灵活就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抗洪抢险期间,带领470名员工在城区、社区等公共区域开展清理淤泥杂物等义务保洁;疫情防控期间,将洒水车改装成消毒车,带领员工免费为公共区域消毒;个人累计捐资200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曾获评“湖南省自强模范”、“长沙市道德模范”。
2.扶婷女,汉族,1986年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三级,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湘潭市助残公益法律服务团团长。曾参加雅典残奥会、釜山远南运动会等比赛获金牌18枚。退役后考入湘潭大学,本硕博毕业后留校任教,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聘为“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咨询网”专家。坚持公益法律助残18年,创立“扶婷公益法律服务与调解工作室”,带领30余名律师投身公益法律服务,服务残疾人200余人次。曾获评“中国好人”、“湖南省自强模范”、“湖南省助人为乐模范”等荣誉。
3.黄翀女,汉族,1978年生,群众,大专学历,肢体残疾二级,衡阳市南岳民信药号店长。因小儿麻痹症与轮椅为伴,自学考取大专文凭、执业助理中医师、执业药师、一级心理咨询师,2004年创办“南岳民信药号”、“润艾阁”中医养生馆。从医二十年来,救治各类患者3万余人,参加义诊40余次,减免诊疗药费6万余元。义务为湖南岳云中学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引导27个迷茫的孩子走入正轨。疫情期间,捐赠N95口罩6.8万个。曾获评“湖南省自强模范”、“湖南好人”。
4.吴勇男,汉族,1990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四级,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中心副主任。扎根农业科技事业,服务指导中药材企业和种植个体户50余家,推动建设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指导1家中药企业成为邵阳市“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培训技术人员1000余人,推动邵阳市玉竹产业发展,新增产值约1亿元,带动千余名农户就业。曾获评“湖南省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典型人物”。
5.姜又华男,汉族,1983年生,群众,大专学历,视力残疾一级,常德姜华助残服务中心负责人。凭借顽强毅力,八年苦读大量盲文医书,成为常德首位盲人高级按摩技师、主治医疗按摩师。无私从教15年,培训2073名盲人,帮助其就业创业。成立常德市姜华助残服务中心,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盲人按摩进社区精准康复服务,每年为常德市城区重度残疾人、脑瘫儿童、伤残军人开展免费医疗按摩4000余人次,上门服务800余人次,每年减免费用在40万元以上。在全市设置2家社区康复盲人按摩点,创造盲人按摩就业岗位30个。本人曾获得首届常德高技能型“名师名家”、首届“常德工匠”等技术称号。
6.杨育男,土家族,1983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肢体残疾二级,湖南胜天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5岁时因车祸造成右腿截肢、左腿残缺、右耳永久失聪。投身公益16年,志愿服务600余人次、共计2000多个小时。疫情期间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余万元。积极参与、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张家界旅游景区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300多处,组织全国3000余名残障人士及亲属、50000余名老年人畅游仙境张家界。曾获评“湖南省自强模范”、“湖南好人”、“湖南省最美助残志愿服务工作者”、“张家界市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7.文晓燕女,汉族,1997年生,共青团员,本科学历,肢体残疾四级,中国残疾人田径队、湖南省残疾人田径队运动员,湘雅博爱康复医院职业社会康复部副主任。多次在国际、洲际、国内重大赛事上挑战极限、刷新世界纪录。其中2016年里约残奥会夺得2金、2020年东京残奥会夺得3金,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夺得4金,2024年巴黎残奥会夺得4金。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残疾人就业、就学、就医等建议提案,引起广泛关注。曾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8.奉湘波男,汉族,1982年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肢体残疾四级,新化县潇湘木雕公司董事长。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梅山非遗传承人”,再到“乡村振兴带头人”,奉湘波从脱贫攻坚受益者转变为乡村振兴引领者。致力传承濒危梅山木雕,复原失传工艺,获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木雕季军,被授予“国家二级木雕工艺技师”,公司年产值超1000万元。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木雕产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免费培训2000余人,扶持创业16人,推荐200余人外省就业,学员多次获省级技能奖项。热心慈善事业,捐资320万元助学修路。曾获评“湖南省自强模范”、“中国青年创业奖·促进就业特别奖”等荣誉。
(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拟正式推荐对象(8名)
1.湖南安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成立于1994年,累计为超过5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现有残障员工117名,占比达45.53%。公司成立“海迪励志宣讲团”、发动“周末公益三小时”、创立“嫩芽基金”、开展公益捐赠等为企业和社会残障人士助力和赋能。经过十余载探索实践,形成了同工同酬、相互激励、协同发展的“融合用工”就业模式,该模式成为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向全球推广的案例之一,为全球的社会企业贡献了“中国样本”。至今,企业培育出数名“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长沙市扶残助残十佳自强模范等优秀残疾人模范。曾获评“全国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湖南省助残先进集体”、“中国慈善公益好企业”等。
2.浏阳市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成立于2015年,系湘赣边首家乡镇残疾人服务中心,10年来累计为30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与当地有关单位结对,累计开展40余次党建助残活动,组织2232位残障人士游览了全国41处名胜古迹,帮助他们实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愿;累计对690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物资帮扶等;探索建立“辅助性就业+创业支持”的就业模式,为75名残障人士提供了稳定的辅助性就业岗位,平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组织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350余名残障人士,曾获评“5A级集中托养机构”、“湖南省辅助性就业基地”、“湖南省最佳志愿助残工作单位”。
3.株洲市黄程保健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成立于2006年,持续大力吸纳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现有员工487人,其中残障员工147人,占比30.2%,平均月工资收入8000以上。公司深耕助残事业近二十年,坚持“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集就业扶持、技能培训、医疗康复、居家服务于一体的助残体系,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残疾人1.3万人次,就业率超90%,实现培训即就业;累计开展助残居家服务1.7万余次;率先在全省试点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医康教”服务项目,为509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曾获评“全国盲人医疗(保健)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湖南省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基地”。
4.宜章吉兴纸业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近五年累计集中安置残障人士就业240人次,灵活安排残障人士就业320人次,现有员工159人,其中残障员工82人,占比52%。脱贫攻坚期间,建立了两条扶贫生产线,通过工资转股权、利益链接等模式帮助588名困难残障人士脱贫解困,2021年至今,与困难残疾人分红达500余万元。公司致力营造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投资400多万元,专门修建残疾职工宿舍及食堂,并免费发放生活用品,为残障员工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暧心服务。公司先后荣获“湖南省帮扶残疾人就业爱心企业”“湖南省扶贫爱心单位”等荣誉。
5.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将“扶弱助残、反哺社会”融入企业发展血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助残扶残、助力乡村振兴之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与1183户残疾人家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免费培训残障人士1.3万人次。公司有残障员工171名,占员工总数的37%,每名残障员工年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注重建立助残长效机制,设立了“百合花开”慈善基金,长期资助1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公司累计帮扶残疾人家庭3000余户,培训残疾人技术能手260人次。公司创建“产业助残生态圈”,实现了“培育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带动一片区域”的乘数效应。
6.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省教育厅主管正处级内设处室,近十年来,持续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布局,扎实推进融合教育创新发展,不断提高特教师生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截止2024年底,全省独立设置特殊教育学校达到99所,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57%。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近五年共投入中央、省级资金4亿多元。千方百计增加特殊学位供给,全省20万以上人口县(市)均建有一所特殊学校,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都建有特教班。推动融合教育创新发展,2023、2024年全省遴选建设20个融合教育实验区、84所校(园),推动接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学校建立特教班,配备资源教师,完善无障碍环境,探索残健融合教育新模式。
7.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非税收入处省税务局主管正处级内设处室,自2006年起始终把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作为德政工程,探索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质效,指导全省税务部门加强申报认定、税费联动、精准监管,调整优化申报期限,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偷逃税费等行为,六年来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4.7亿元,年平均增幅12.8%。优化服务环境,用心用情拓展征缴服务平台,做到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实现年审、申报、缴费“高效办成多件事”。运用税费大数据,实现安置残疾人就业税费政策精准推送,累计依规减免120多亿元,引导全社会形成帮扶残疾人、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浓厚氛围。
8.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省卫健委主管的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科级),以“党建+助残”双轮驱动,专注构建儿童残疾预防、救治与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首创“政府主导、学科支持、慈善参与”的结构畸形诊治体系,救治患儿2千余名;研发“超能儿康”智慧康复系统,集成训练与远程评估,覆盖偏远地区患儿2000余人;联合70家医联体组建助残联盟,年均减免困难家庭医疗费超3000万元。建成“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培养康复人才2万余人,基层服务能力提升40%,形成可复制的“湖南经验”,获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省内首创“医教融合实验基地”,与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推进特教资源共建共享;打造“三早三精”康复体系,年接诊超5000人次。
(三)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拟正式推荐对象(3名)
1.危李男,汉族,1974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25年来累计安置残障人士就业470余人,现残障员工35名,占企业员工总数的68.6%。“以人定岗”,根据残障人士个人身体情况安排工作岗位。为方便残障员工,花费100多万元改造企业生产线,投入50万元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创办岳阳市绿洲残疾人辅助就业服务中心,先后帮助98名托养对象实现辅助性就业。先后获评“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辅助就业示范试点机构”。个人助残、助学累计捐款捐物180多万元,荣获“中国好人”、“湖南百名最美扶贫人物”、“湖南省模范退役军人”。
2.郑振明男,汉族,1972年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祁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20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始终站稳残疾人立场,千方百计为残疾人谋福祉,在残疾人证办理、康复、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创新探索,成果显著:2012年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全省率先为县域内所有持证残疾人代缴医保;2014年集中整治残疾人摩托车运营,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安置72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2015年在全省率先协调将办证窗口迁往残疾评定医院,避免残疾人两头跑路;2024年组织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00余万元,居全省前列。个人近五年连续获祁阳市委、市政府嘉奖,2022年荣记三等功,被评为“祁阳市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干部”。
3.罗小小男,汉族,1996年生,民进党员,大专学历,湖南省怀化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创立“小小助残”志愿服务品牌,构建覆盖怀化周边5省的公益服务网络,累计开展志愿助残工作11年,为1.6万余人次提供助残服务;设立23个助残就业驿站,开发适合残疾人岗位2000余个;搭建助农直播平台,助力残疾农户销售农产品630万元;主导发起"轻松筹微爱互助站"等品牌项目,累计帮扶全国留守儿童(含残疾儿童)12万余人,为2300名残疾大病患者募集善款2500万元。对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累计筹集助残物资、善款价值4000多万元。2023年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罗小小公益助残事迹。曾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等诸多荣誉。
二、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一)湖南省残联组织人事部
联系电话:0731-84619518,0731-84619500(传真)
通讯地址:长沙市芙蓉区纬二路89号
邮政编码:400001
电子邮箱:hnclzrb@163.com
(二)省人社厅表彰奖励和重点民生实事处
联系电话:0731-84900337
通讯地址:长沙市天心区银杏路6号
邮政编码:410004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