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牵头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017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来,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全链条孵化平台、夯实“专创+赛创”融合的硬核创业基石以及凝聚“政产教研”多维的创业合力,先后成功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众创空间,2025年获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湖南省创业孵化基地。
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全链条孵化平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核心孵化层
“三层次三面向”的实体孵化基地。面向全体学生、创业意向学生、实体运营学生,分别打造专创融合实训室(5.8万㎡,26个校级团队)、集中管理孵化基地(3100㎡,240工位,累计孵化60余家企业)、政校企园联合基地(8个)。开发基于专业实训室的创新创业项目,以专业技术能力促创业。设立基于苗圃到实战的基础创业工位和创客工作室,以经营管理能力促创业。开展基于企业技术痛点和堵点的“揭榜挂帅”式创业实践,以产业服务能力促创业。
创客MAP7关34卡
“365*24”的在线实践平台。基于创客MAP打造全天候全时空在线实践平台,构建涵盖创业基础、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创赛指导、行业案例分析五大核心内容的在线课程体系,提供17000分钟在线学习资源,助力大学生完成创业认知从0到1的启蒙突破。平台设置“7关34卡”协助大学生有效激发创意并迭代为实际可落地项目,年产生项目商业计划书7000余份,显著提升大学生创意落地加速度。开展创意研磨、创业实践、项目会诊、个性化辅导“全链条”数字化服务,年均培育优质创业项目50余个。
一站式服务中心
“保姆式”的全链条托管服务。联合人社部门共建“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商业策划、政策宣导、法律咨询、工商注册等14项免费服务,构建“保姆式”创业支持链条。定期举办政策解读会、创业经验分享沙龙,帮助创业大学生及时把握行业动态与扶持政策,同时针对初创企业常见的财务法务管理、知识产权申请难题,引入专业机构提供精准服务。
夯实“专创融合”硬核创业基石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图
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育+创业能力”双螺旋专创融合课程架构,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累计已开发29门专创融合课程,实现专业全覆盖,将专业能力培养融入创业课程,组织“知识模块+真实项目”的创业教学,《创新创业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均入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累计近4万人次选课。
专业协会技能竞赛
创业实践“第二课堂”。实施“一专一会”创业活力激发路径,每个专业均设置专业协会,依托专业协会与创业社团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大学生产业服务能力。每年面向协会学生专题发布创新创业课题20项,配套专项课题基金,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
“轮检先锋”项目获奖团队
赛创融合引领范式。搭建“院-校-省”三级竞赛机制提升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设立超百万专项资金奖励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近年,学校众多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在各类创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85项。
凝聚“政产教研”多维度创业合力
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
“三师协同”导师矩阵。推行“双向互聘、联合授课”,充分发挥高铁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技术等产教联盟、院士工作站、中国中车科学家(技术专家)工作室、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效能,整合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创客MAP平台及政府资源,组建产业技术、经营管理、金融经济三类导师团,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提供“一对一”诊断服务200余次,邀请42名企业导师“一对一”入驻班级,提升学生创业项目商业竞争力。
孵化成果一览表
“校企共建”科创平台。聚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与中国中车、广铁集团等头部企业共建重大科创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试验到中试全流程研发支持,实现成果与需求精准对接,已孵化200余个优质项目,获209项专利授权,技术服务到账5526万元,项目攻关荣获“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
“服务+金融”帮扶模式。整合行业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级市域联合体和产业园区资源,引入校外创业者、企业HR等专家,提供技术对接、运营管理等服务,解决资金、场地等难题。学校组织学生积极申报株洲市500万元大学生创业梦想资金,无偿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优质创业生态环境。(供稿单位:省就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