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人社建设对
提升人社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金保工程二期建成了八大系统组成的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并于今年6月30日上线运行,形成了“全数据共享、全业务协同、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全层级贯通”的应用格局。
服务更便捷
群众更舒心
推动“网上办”“指尖办”
打造了网上办事大厅、智慧人社APP、自助服务终端、第三方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线上服务渠道,实现248个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今年累计办理网办事项3509.31万个,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湖南省金保工程二期实现了社保五险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省社保服务中心负责人:
“以前参保人办理‘社保关系省内转移接续’,需要在原参保地与新参保地之间反复跑、来回跑,还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现在参保人只要在网上申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
推动“打包办”“联动办”
通过建设一体化系统,彻底打破过往系统分散、业务分割的局面,探索实施“一门综窗”,强化关联事项“打包办”,跨部门业务“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实现61项关联业务“一次提交、联动办理”。
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实现“三登合一”。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实现“三险合一”,参保人一次申请多险同办。企业群众能够更方便、更高效地办理各种人社事务,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推动“就近办”“智能办”
依托银行网点和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共建设经办端口3.21万个,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推动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省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依托地图定位和大数据,让老百姓就近享受各种就业服务,打造10分钟服务圈,能够准确的找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打造20分钟就业圈,能找到发布岗位的企业、招聘会提供的岗位信息;打造30分钟培训圈,能找到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学校提供的培训服务。”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社会保险实现关联业务系统自动办理。
经办人员:
“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参保人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相关的业务流程可以自动完成登记、缴费、核算、支付等操作,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监管更严格
群众更放心
严格实行“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非工作时间经办要授权”等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岗位互斥、“三员分立”等制度,全面提升社保基金技防能力和水平。建立常态化疑点数据核对筛查机制,通过与公安、卫健、司法、民政等部门共享数据,重点对全省死亡、服刑人员数据进行比对,疑点数据实时或定期下发市州核实,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
事中风险阻断
制定社保风控规则622条并融入系统,对经办过程中触发风控的操作,系统自动进行“经办提醒”“中断风险提醒”或直接“经办中断”。
省社保服务中心负责人:
“参保人办理养老金待遇发放时,系统会自动将参保人信息与全省死亡人员数据库和服刑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对疑点数据进行核实,让骗取、套取、冒领社保基金等行为无处遁形。”
事后疑点筛查
通过一体化系统对社保待遇支付等高风险业务进行抽查,并实现对疑点数据核查、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和风险处理情况的跟踪监督。目前,通过联网巡查发现预警总数24162个,其中核查后应整改数3417个,确保了基金安全。
决策更科学
群众更暖心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人社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进行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模拟仿真。目前,建设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通过设置政策参数,并关联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社平工资增长率等指标,预测未来10年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通过模拟仿真,人社部门合理制定社保政策,在确保基金可持续性运行的基础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