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供需对接精准发力 链式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2-09-06 15:47

湖南:供需对接精准发力链式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人社传媒记者曾鹤群通讯员张军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做好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湖南人社系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聚焦服务“五好园区”建设,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通过链条式服务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努力扩大就业容量。2022年1-8月,全省共帮扶880余家重点企业招用工人7.69万人,有效缓解了重点企业招工难问题,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建设。

建机制|提供“一对一”服务

“五一期间,我们共计走访园区企业150余家,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余份,梳理归集岗位106个,用工需求366人。”今年,邵阳市就业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携带《致邵阳经开区企业的一封信》,深入园区175家企业摸排走访调研,针对企业反馈的“疫情影响招工,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更难”“疫情防控要求严,引发人员流动不畅”“部分企业员工仍在封控当中,未能全部到岗”等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湖南建立了产业园区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持续深化重点企业和省级产业园区用工保障常态化服务,动态更新重点企业清单,把本地带动就业能力强、用工规模大的相关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完善人社专员“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定期走访了解重点企业和省级产业园区员工总数、缺工人数、空岗结构等情况,积极对接880家左右重点企业和143家省级产业园区生产经营和用工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及时研究并推动解决,落实落细员工招聘、职业技能培训、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服务。鼓励各地建立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帮助企业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就近就地调剂本地用工,缓解企业临时用工难题。

值得指出的是,湖南省持续扩充了重点企业范围。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在825家重点企业基础上,将重要医用物资生产、生活必需品生产、保障城市运转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等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相关企业,带动就业能力强、用工规模大的相关企业扩充为重点企业。新增的重点企业同步录入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并进行动态更新。

搭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

湖南对就业服务坚持“二十四小时不打烊”,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在于以“湘就业”为首的各类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在全省各地开花结果。

近年来,全省持续强化精准招聘服务,统筹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搭建便捷高效的招工和求职通道,提升人岗匹配效率。线上要引导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入驻“湘就业”平台,及时动态更新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开展“直播带岗”“直播推岗”“直播进厂”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招聘活动,促进供需对接匹配。线下结合“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服务”“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暖心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拓展本地服务项目、创新跨区域招工模式,采取组建“招工小分队”“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方式,为有用工需求的园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服务。

各市州就业服务工作亮点频频。

长沙推行差异化招聘服务。坚持每年春节前启动“春风行动”,创新推行“春风行动·四进四送(进农村、进社区、进车站、进广场,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全方位拓宽招聘服务半径;积极对接“湘就业”平台上开辟蓝思科技、比亚迪招聘专区,精准运用直播带岗、云直播、云招聘等新型招聘对接模式。8月25日,开展比亚迪招聘直播活动,吸引25.8万人次观看,直播期间收到线上简历达到1123份。

今年来,常德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16场次,其中为重点企业输送用工1.39万人。当地人社部门积极打造“招聘夜市”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将招聘展位设置在夜间人流量大的商场、公园等,让求职者在氛围轻松的环境中找工作。目前,常德市城区已经举办3场夜市招聘会,参加单位62家,提供岗位1811个,直播观看人数6万人,线上初步达成意向567人。

……

另据了解,截至8月19日,“湘就业”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0818家,发布岗位2.84万个,累计可招聘人数178.9万人。

畅渠道|劳务输出更有质效

今年,郴州市“十百千万”劳务协作专项行动成绩斐然,全市与53个城市建立劳务协作战略合作关系,与211家企业签订劳务输送框架协议,在1267个行政村建立劳务服务点,输送劳动力2万余人。

畅通劳务输送渠道是湖南服务重点企业用工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我省深化劳务协作供需对接。各市州积极开展区域间劳务协作,推进省际、省内发达地区和脱贫地区、市内各地区间开展劳务协作对接,签订劳务协作协议,通过互设服务站、共建劳务合作基地,建立长效对接机制。

输出地形成本地区就业需求清单,做好有组织输出工作;输入地形成本地区岗位供给清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到本地就业。输出地和输入地强化供需对接服务,定期交换就业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同时根据人岗匹配情况形成稳岗清单,对已就业的劳动者和吸纳就业的企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稳定就业。目前,湖南通过推动长株潭3市与51个脱贫县深化协作,建立对接机制692个,更好地助推了农村劳动力到重点企业转移就业。

另一方面,我省推进产业工人定向培养基地建设。通过完善118家省级产业工人定向培养基地输送产业工人长效机制,点对点服务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劳动者转移就业。

湖南省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指导和参与省级产业工人定向培养基地建设。各基地积极与重点企业开展劳务用工对接,组织推荐开展技能培训,定期定向推荐农村劳动力到重点企业就业,提升用工输送实效。依托湖南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基地管理,各基地在湖南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内动态更新联系人、联系电话、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等信息,并及时录入向企业输送的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含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就业单位等。基地建成以来,各地已向蓝思科技、比亚迪等重点企业输送工人3万余人。

在畅通渠道的同时,湖南人社系统持续做优做精服务。

——加大职业培训支持。对重点企业长期缺口较大的职业(工种),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等,采用订单培训、定向培养等方式,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重点企业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培训,广泛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技能传承等工作。

——推进政策对接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根据人社政策服务清单,协助办理政策申请,跟进办理进度,及时反馈政策落实情况。对重点企业招用工后办理职工就业登记、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相关服务事项,主动打包,一并办理。需要其他部门协同办理的,及时推送办理请求,协调推进,提速办理。

——加强劳动用工指导。为重点企业提供劳动用工政策咨询、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企业薪酬调查信息等服务。指导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沟通协商机制,与职工通过协商采取多种方式稳定劳动关系。为拟裁员的重点企业提供《企业规模裁员合规工作手册》,必要时派出专门工作组,指导企业依法依规裁员,并做好被裁减人员的后续帮扶工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湖南:供需对接精准发力 链式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286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