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民本情怀湖南社会保障更加温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在湖南人社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中人社传媒记者曾鹤群通讯员刘双江欧阳亮谢静雅张伟钟仁凌定金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湖南人社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中引发了热烈反响。
“讲话充分体现总书记对民生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历史担当,更体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表示,湖南人社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意见》,推进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推动提升统筹层次、提升保障水平、提升工作效能。
多层次保障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署名文章中强调,“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发力,多险种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不断提高统筹层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数据统计,2021年,全省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覆盖人数较2016年底,分别增长20%、10%、28%。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水平增长60%;工伤保险伤残津贴同步调整;平均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28%。
“总书记的文章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发表后,省城乡居保中心在第一时间组织了深入学习,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让参保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掌握未参保城乡居民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做到适龄人员应保尽保。
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精神落实到“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中,树立工伤预防优先理念,进一步健全工伤预防工作体系。特别是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点人员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工伤预防主体责任,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持续推进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三年专项扩面行动和预防专项行动,预防和减少尘肺病重点行业和企业职工伤害事故发生。
“加快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全面统一政策指导、加强基金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基金保障能力。”省就业服务中心对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组织集体学习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保障事业重要论述的内涵实质,紧扣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以保生活稳民生为底线,以稳岗位防失业为重点,以促就业助发展为导向,不折不扣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加速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扎实推进稳岗扩岗支持计划,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民生、防失业、促就业”三位一体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更优质的服务。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落实政策制度、强化基金监管、优化经办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推进被征地农民参保、完善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等工作上改革创新,全力管好人民群众‘救命钱’,当好服务群众‘贴心人’,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娄底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波表示。
“湘西州人社部门将把社会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湘西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石龙表示,要扎实推进参保扩面,做到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困难群体、退捕渔民、被征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应缴尽缴。要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数字化转型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近年来,湖南不断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重构社保服务数字化大网络大平台,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同时,强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方式并行,推行“综合窗口”“一网通办”等。
“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从‘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上扛牢政治责任,从‘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上履职尽责,着力实现‘三个转变’。”省社保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个转变”是由对参保单位管理服务向对参保人的管理服务转变,加强经办服务模式的精准化;由现场服务向“线上线下同步服务”转变,实现经办服务方式多样化;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更多地主动推送政策、权益和服务信息,增加经办服务手段的便捷化。同时,中心将以湖南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切实提高经办能力,加强精细化管理,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
“衡阳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正在不断完善。截至3月底,已完成平台注册企业438家,其中数字证书用户149家,办理在线业务31001笔,逐步兑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承诺。”衡阳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任李银春表示,中心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精神,聚焦“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优化重塑业务流程。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加快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温暖社保”,为特殊情况影响待遇正常领取的退休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优化服务要做好‘亲情活’。”益阳市社保服务中心主任谢泽球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认真学习后,专门撰写评论刊发在省级主流媒体。他认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带着亲情做好服务工作。重点要简化证明材料,动态清理取消“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无谓证明。要优化办事流程,深入推进“打包办”“预约办”“网上办”,特殊情况“上门办”。要深化窗口建设,深入实施无差别化受理的综合柜员制模式,推进“一门办”“一窗办”。要强化解读机制,确保养老保险“政策看得懂、待遇算得清”。
法治化守护基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要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
一直以来,湖南高度重视维护基金安全。特别是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年的社保基金管理防风险堵漏洞专项整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的意见》(湘办[2021]28号);同时从今年2月开始,省人社厅组建了由厅级领导带队的政策宣讲团,深入14个市州,集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28号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和业务辅导,这些举措进一步夯实了我省社会保障法治化基础。
“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精神,在人社部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和全省社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巩固拓展行动中落实落细。”省人社厅社保基金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宣讲预防、联点督查机制,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人员一体推进的基金风险防控体系,促进思想认识、治理水平、服务能力、工作手段、监管效能、队伍素质和整治效果提升。
永州市人社局领导班子在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后表示,全市人社系统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提升基金监管效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和“保命钱”。
长沙市人社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处处长李慧表示,会加强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岗位、落实轮岗交流、常态警示教育,夯实“人防”基础;严抓建章立制,制定监管纲领、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部门协同,筑牢“制防”堤坝;建设“智慧人社”,强化数字化理念,整合数据资源,推进数据共享应用,提升“技防”能力,有效保障社保基金平稳运行,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我们会进一步梳理干部职工廉政风险点,严格落实要情报告制度,加强要情在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机构间的共享和协同处理,加强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的信息共享,发现瞒报、谎报重大要情的,一律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衡阳市人社局基金监管科副科长陈勇说,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句句直击心底,强有力地提振了大家的工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