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说⑨|益阳市:新时代新作为,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益阳市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开拓创新,勇于进取,致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创了新时代全市人社工作新局面。
近日,益阳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丁卫平作客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社《局长说》栏目,介绍十九大以来益阳市人社工作情况。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丁卫平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益阳市主动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始终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民生工作首位,持续提升就业质量,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益阳市人社部门着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为企业和求职人员牵线搭桥。组织专项招聘活动、开展校企合作等,扎实做好服务企业用工工作。“在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全面建成人社服务中心(人社服务站)的基础上,去年起我们展开了村级人社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已基本建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统计、职业介绍等10项职能也同步下移。”丁卫平告诉记者,为配合职能下移,该市还开发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采集和维护辖区劳动力资源的完整信息,企业可发布和更新岗位信息,求职者可登录进行个人信息修改和求职。“目前,共采集近140万条劳动力资源信息,近万人可智能匹配到工作岗位。”
全民创业是带动就业新引擎。今年,益阳市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全方位开展“十大”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第二届“双创先锋”评选活动和全市创业创新大赛。对贫困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今年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7亿元,带动城乡就业近3.1万人。目前,全市已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省级创业示范(和孵化)基地7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5家。8个乡镇、11个社区、19家初创企业和23名个人评选为省级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示范典型,144家初创企业获得市级创新创新带动就业扶持。
此外,益阳市通过提升就业技能稳定就业。采取校企对接、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拟就业的各类城乡富余劳动力开展就业前技能培训,对企业新招用员工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工薪待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800多名。
人才引育留用渠道畅通
丁卫平介绍,今年来,益阳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畅通人才引育留用渠道,广纳各方英才,为全市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发布《益阳市人才行动计划》,制定系列引才聚才优惠政策。大胆创新柔性引才方式,采取挂职、兼职、聘用、技术合作入股、创(合)办高科技企业等方式引才引智,鼓励用人单位引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市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等高新技术集聚区的人才,以“周末工程师”等多种方式服务益阳企业和产业发展。
构建人才培育平台。围绕益阳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等园区发展。目前,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8家省级高新区、经开区或工业集中区,园区都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服务体系,成为吸纳人才、承载产业的洼地。努力为博士后科研人员来益阳进行科研服务牵线搭桥,现已建成4个博士后工作站。此外,益阳市还推进实施本土人才提质计划、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先进地区开展挂职锻炼。
营造引才聚才良好氛围。对从“985”“211”工程院校定向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一安排到基层锻炼2年,期满考核优秀的,选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仅2017年一批次就提拔35人。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双创先锋”评选活动,对入选的人才(团队)给予系列政策扶持和培育。除了为人才提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保障,此次发布的《益阳市人才行动计划》还将给予人才项目资助、生活补贴、资金奖励。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今年来,益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突出抓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丁卫平介绍,“益阳市劳动监察工作连续三年被人社部、工商总局通报表彰,今年来全市没有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近年来最平稳状态。”
益阳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发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春节等重点时节,人社、公安、行业主管部门坚持联合办公、共同排查和处置欠薪问题。开展拖欠工资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红黑名单制度,今年公布5家A级诚信企业、3家联合惩戒失信企业名单。各区县(市)也相应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应急机制,全方位立体化的治欠保支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基本完成“两网化”建设任务。
益阳市人社部门以铁腕执法,每月下旬对用人单位进行用工检查和法律法规宣传,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吊销和注销一批违法违规的劳务派遣公司的资质;关停两个假冒人社局官网招聘的非法网站。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检查,今年来,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053起,协调解决案978件,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恶意欠薪案件14件,为6441名劳动者清欠工资6099.12万元。
对话>>>
记者:益阳市人社局今年来在推进“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人社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丁卫平:今年来,益阳人社系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强系统行风作风建设,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得到办事群众的高度赞誉。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今年7月,在全局系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作风纪律和行风建设整训月活动,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自查自纠、每一个人都要汇报发言、每一个人都要上交心得体会。活动采取学习教育、讨论交流、警示教育等形式进行,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是深入排查整改。针对作风纪律、为民服务水平、存在的廉洁风险点,一一列出清单,排除整改,全局共整理出问题和廉洁风险点172个,对照问题逐一制定防控整改措施。不定期对窗口服务大厅进行明察暗访,组织开展窗口服务优秀单位评选和窗口服务标兵竞赛,设立“党员示范岗”,推行微笑服务等,真正达到了转作风、优服务、树形象的目的,得到了办事群众的“点赞”。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全局行政审批、办证、收费及办事服务项目都已集中统一到人社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窗口服务业务经办实现“一站式受理、一厅内办结、一条龙服务”。清理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171项,确定进驻窗口政务服务事项清单35项,均实现“零跑腿”或“只跑一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将创业担保贷款经办、被征地农民参保登记、社保权益查询等30多项办事程序在“益村平台”线上发布;另外通过“智慧人社”APP、“益阳人社”微信服务平台、 12333咨询系统等载体,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经办比例达70%。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