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永州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外地就医不得不垫资预付、往返报销的时代,被轰隆隆的医保改革列车定格在了历史的时光隧道。
回眸砥砺奋进40年,永州市医疗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试点探索到逐步规范,制度体系日趋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服务管理更加规范,为魅力永州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释放了勃勃生机。
覆盖范围“+”
由窄众向“全民医保”转变
如果说医保制度改革有历史坐标,那么2000年的跨越式发展不得不提。
“这一年,永州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体系,结束了运行50年的公费医疗体制。”永州市医保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岑旋向记者打开了改革记忆的话匣子。
沿用数十年的公费医疗、企业劳保制度,由于“分灶吃饭”无法实现社会调剂,其弊端日益显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医疗保障模式开始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保障转变。
然而说服参保人转变思想观念,永州市从事医保工作者却遇到了不少阻力。岑旋告诉记者:“当时一方面是企业劳保医疗超支、欠账严重、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职工对改革亮出了反对的‘盾牌’。”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州与国家医保制度改革同频共振。
2000年,永州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005年,新田县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县推行新农合制度试点;2007年,全市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2008年,率先建立市级统筹、全市统一政策、统一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领先省内其他市州5年;2016年,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医保待遇。
从仅覆盖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制度,到覆盖全市城镇职工、各类学校学生、农村居民、少年儿童、城镇非从业居民等的“全民医保”时代,从住院治疗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统筹范围,到实现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统筹和意外伤害医疗的全方位保障,永州这张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幸福网”正越织越牢密。
待遇水平“+”
由低与少向高与多转变
“要不是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惠民好政策,我家根本没有能力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他父亲的儿子告诉我们,周大爷今年76岁,家住宁远县,年初因患脑出血住院治疗,前后共花费医疗费35.85万元,出院时医保基金和大病保险为其支付了22.69万元,这才让一家人舒展了紧皱的眉头。
大病保险是永州市在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过程中,针对“一场大病,一家返贫”现象,不断提高对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措施。
医保改革“加法”运算中,待遇水平和保障层次的递增是关系老百姓“钱袋子”的重要一题。
“蛋糕”大了,保障更强。岑旋介绍,永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原新农合)次均住院补助由2005年的547元增加到2017年的2763.34元;城乡居民医保(原新农合)实际住院费用补偿率由2005年29.1%提高到2017年65%。2018年,医保待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高实际支付限额达到35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实际支付限额为45万元。
数字攀升,百姓获得感同步提升。金洞管理区晒北滩瑶族乡贫困户邓先莲用亲身经历向医保惠民政策竖起了大拇指:“这次住院花了6万多元,出院结算时报销了5万。有了政府兜底,家里的经济负担小多了。”
目前,由社会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组成的永州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服务管理“+”
由“跑腿盖章”向“信息跑路”转变
“以前回永州报账,路费、食宿费每次都要1000多块,现在这些钱都能省下来了。”永州市民李冬梅退休后随子女长期居住长沙,这回办理了异地就医安置,以后住院报销不用再费力费心,联网即时结算,可直接搞掂。
从“群众来回跑”到“数据网上跑”,办事时间缩短了,办事效率提高了,这道便民“加法”正为永州市百姓市内异地就医、省内异地就医和跨省异地就医编织了互联网信息服务“天罗地网”。
据介绍,2018年1-8月,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7079人次,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8144人次,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1298人次;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内异地就医31806人次,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843人次。
天翻地覆慨而慷,伟大成就40年。改革开放以来,医保变革的“加法”铸就了永州医保事业辉煌,“+”出了永州百姓的幸福感。站在新时代全市医保工作站新起点,岑旋铿锵有力地说道:“永州医保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站位,奋发图强,阔步起航,努力开创新时代医保工作新局面。”
改革足迹
80年代中期,按照项目、保险对象,医保工作分别由劳动、卫生等不同部门管理;
1999年,公费医疗办由市卫生局移交市劳动局,组建了市医保中心,统一管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事务;
2005年,永州市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隶属于市卫生局,管理农村群众的医疗保险事务;
2008年,市医保处增设城镇居民科,管理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事务;
2017年,将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职能划入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处,完成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实现了“三保合一”。
亲历者说
“我亲历并见证了永州市医保改革变迁。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实行公费医疗时一切都是免费的,单位不仅为职工甚至为职工的子女支付医疗费。然而,许多单位因支撑不住‘铁饭碗’式的福利开销,医疗报销单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80年代初,改革的阔斧开始挥向劳保、公费医疗,提出‘发给职工一部分门诊费用补贴,职工看病时再收一部分’,此举却在当时遭遇强烈的反对。现在人们的观念不同了,医疗保险利国利民、家喻户晓,人们求职就业都要看用人单位有无医疗保险,而个人对交纳保险费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人民的参保观念进步了,而且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新时代真正到来了,百姓有着极其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