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
“建设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到2000家,其中,龙头企业10家,骨干企业100家。”7月18日,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重点培育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基本建成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充分保障,市场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高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服务社会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湖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谢春出席主会场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冯奇主持。省人社厅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处处长马一方,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聂庆龙等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了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回顾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市场建设工作,并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
巩如泉/摄
会议透露,过去的五年,是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快速蓬勃发展的五年。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颁布《湖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立法形式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活动。在全国较早完成省、市、县三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整合以及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结束了30多年档案收费服务的历史。确定了8家全国诚信服务示范机构和83家省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截至2017年底,全省在人社部门登记备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813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行业总收入121.5亿元,注册资本总额、总资产均突破1000亿元。国企、民企和中外合资企业竞争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达到561家,占机构总数的69%。网络招聘、高端猎头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等中高端服务蓬勃发展,现代人力资源产业链逐步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助推供给侧改革、安置过剩产能职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仅2017年全省人力资源机构服务用人单位85.3万家次,帮助实现就业和人员流动862万人次。2013年来,全省累计招募16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
巩如泉/摄
谢春强调,做好新时代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一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更好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局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积极性,聚焦高校毕业生、过剩产能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畅通就业渠道、精准对接供需,更好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全省重大战略同频共振、深度协同。把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二是要健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新时代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市场运行体系,形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各类求职者和用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坚决取缔非法、查处违法、打击犯罪,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三是要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大力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湖湘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湖南特色、功能完备的高档次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大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兴业态和特色中小企业,促进由传统服务向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猎头等高层次业态拓展,鼓励发展人力资源互联网服务、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新兴业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并计划成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四是健全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工作机制,促进基层社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坚持服务基层和培养人才相结合,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引导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深入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五是要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开发服务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政策、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人才开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政策,优化人才流动公共服务,加强和规范干部流动调配工作。
此次会议采取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主会场设在湖南人才市场,各市州及县市区设立分会场。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共计1000多人参加会议。参会人员还集体观看了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信息平台操作培训视频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漫宣传微视频。
转自湖南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