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南县人社局一开始就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制度机制固化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成果,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聚焦“四风”。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和南县十个一律免职和十八个一律问责暂行规定为切入点,以局“作风建设年”和创省级文明单位抓手,紧扣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进一步梳理和修订完善已有制度18项,建立健全新的制度16项,通过对关键性制度的完善和突破,最大限度地堵塞滋生“四风“的漏洞。
二是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思路,注重制度建设的实体性规范与保障性规范相结合,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部署要求,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需要什么制度就建立什么制度,什么制度紧要就抓紧建立什么制度,防止内容繁杂、空洞无物,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能长期管用。如建立了窗口服务大厅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出台了乡镇人社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对接上位、系统整合。立足长远,谋划全局,加强与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及有关部门已经下发和将要下发的有关制度衔接,防止和避免重复建制度。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联合制定的尽量联合制定,对已有不切实际、无操作性的的制度该废除的废除,不多头发文、重复发文。活动开展以来,共整合制度6项,废除制度2项。
四是坚持联系群众,开门建制。通过书面征集意见、召开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盼,防止和避免闭门造车。4-7月份,共印发书面征集意见函120余份,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2次,深入企业和乡镇收集意见1421条。坚持制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各项制度的认同度和可操作性,为建立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奠定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