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江南铸都,吹响创业集结号-----嘉禾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纪实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14-07-24 09:26

  “打铁的嘉禾人,也是铁打的”这是一句嘉禾人引以为豪的话,也是嘉禾独具特色的写照,嘉禾是有名的锻铸造之乡,曾经嘉禾人靠这祖辈相传的手艺,走南闯北,硬是让这块招牌誉满天下。2012年嘉禾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江南铸都”的荣誉称号,说嘉禾人是铁打的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流淌着勤劳、坚毅、敢为人先的闯劲。今日的嘉禾人正是凭着“打铁人铁打的精神”在自己的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业潮。

  百舸争流:擦亮传统产业的“金字招牌”

  2011年,由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成功下线,这也是郴州生产的第一台数控机床,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是目前入驻嘉禾经济开发区坦塘工业园的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销售企业,总用地面积1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后,该公司年产值将达3.5亿元。这是嘉禾传统产业升级的一个例子。嘉禾传统的锻铸造业,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已走过200多年的历程,由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积聚了祖先的智慧,改革开放后,一批有铸造技术、思想开放的人才奔赴外地创办企业,最多时在外办企业400多家,嘉禾锻铸造产品占据珠江三角洲80%的市场,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嘉禾铸造”这块“金字招牌”成为巨大的产业优势,嘉禾的创业工作就围绕这块“金字招牌” 做文章。近年来,嘉禾积极支持锻铸造业集中的袁家、塘村等乡镇的企业规模化发展,帮助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先进的铸造精细化生产技术。大力引导在外从事锻铸造业的人员携带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大量承接锻铸造企业落户家乡,对于返乡创业人员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投资兴建了坦塘工业园,园区规划5.6平方公里,全部建成竣工后,预计园内落户规模铸造企业120家以上,年产铸件100万吨,铸造业年产值突破60亿元,实现税收3.6亿元;整个园区将容纳就业人员达1万人以上。

  目前,锻铸造产业是嘉禾县第一大产业,铸造机械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90%以上,全县境内有五金机械铸造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铸件50万吨,占全国铸件产量的1.2%,列湖南第一位。铸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2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36.7%。

  百花竞放:打造乡镇特色产业

  在立足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嘉禾县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加工贸易等乡镇特色产业,营造百花齐放、百业竞争的创业氛围。

  彭飞是嘉禾较早的外出 “淘金”者。创业有成以后,彭飞对弘扬神农文化、提升嘉禾美誉度、促进嘉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有独钟。他立足自身优势,把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利用与经济实体的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他投资1500多万元,在该县广发乡千家洞水库旁创办“神农家园”,神农家园主打神农文化和嘉禾传统文化,里面设有民俗陈列馆,建有皇帝楼、神农雕像、炎帝楼等景观,每天还进行嘉禾民俗表演,经过几年的经营,神农家园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教育于一身的农庄,深受群众最喜爱。2012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及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多人。在嘉禾这样的休闲农庄有20多个。

  “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就是要形成开放型、多元化的创业格局,我们在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中把创业重心下放,结合乡镇特点规划乡镇的产业发展,力争每个乡镇都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嘉禾人社局局长介绍说,在乡镇产业规划上,该县把13个乡镇划分为六大创业板块,即城区中心板块,机械制造板块、休闲旅游农业板块、加工贸易板块、能源板块、锻造板块。围绕这些板块在乡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嘉禾建成了“帼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潭返乡创业基地”、“神农步行街创业孵化基地”等乡镇创业基地。

  百姓满意:打造一流创业服务

  有得天独厚的传统产业优势、科学合理的乡镇产业规划、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还得有一流的创业服务助推。嘉禾县日益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给众多创业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提到自己的创业经历,该县石桥镇“启农生态泥鳅养殖场”的创办人廖艳平就掩饰不住对就业服务局的感激“没有他们给我技术和资金上的帮助,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廖艳平是在看了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后萌发泥鳅养殖想法的但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养殖业,更没有创业经验,一时拿不定主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与“创业先锋”---嘉禾县就业服务局创业指导中心的欧阳石成“相遇”,欧阳石成听了他的想法便鼓励他到就业服务局参加创业培训,参加创业培训完后,廖艳平按照老师传授的“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没有资金可以筹措”的秘诀,重新坚定了创业的决心,他背起行囊到四川一个培训基地“取经”,熟练的掌握了泥鳅养殖的每一个环节,回到家准备大干一场,但有了技术,资金又成了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他再次找到就业服务局,就业服务局及时给他提供了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对他的创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就在他一切准备就绪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差点浇灭他的创业梦想----四川的种鳅在嘉禾不产卵,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陷入了绝望,这时又是就业服务局帮了他一把,就业服务局的领导了解情况后立马从省、市请来专家,帮助他反复试验,最后终于成就了“本地野鳅和四川种鳅的杂交配种成功”。此项目2011年1月,获得了郴州市“金叶杯”创业项目大赛三等奖。目前廖艳平的养殖场达380亩,年产值达 1200 万,带动就业 203 人。

  “嘉禾人勤劳、聪明、敢闯敢干,但创业必定不是只凭这些就可以成功,合适的项目、超前的创业意识、技术、资金等都是都是创业者所需的,在他们的创业道路上,我们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为此,就业服务局精心构建了创业项目信息库,在相关网站公布让创业信息覆盖全县,家喻户晓。成立了由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企业家、法律服务人员等组成的创业就业专家指导团,开设了专家热线,全天候地开展免费咨询工作,并深入到村组、社区和企业指导创业者创业。大力宣传自我创业、自主创业典型,形成了“比学赶帮成时尚,创业就业竞风流”的生动局面。成立嘉禾县小额担保贷款中心,先后为 1468 名返乡农民、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1535余万元,解决了他们创业资金难题。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利用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开展创业培训。2011年以来,先后对1036个有创业愿望和有创业素能提升要求的创业主体进行了创业培训,合格率达93%,先后有849名学员走向了创业之路,创业初始成功率达53.8%,持续稳定率达84.7%。

  百里画廊:打造全民创业的美好明天

  打铁的嘉禾人凭着铁打的精神让叮叮咚咚的铁铺子变成了轰轰隆隆的流水线工厂,而今在嘉禾大地掀起的这场创业热潮犹如飞转的车轮无法停止,嘉禾正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公路变街道、田野变庄园、山地变森林、水体变乐园、村庄变社区、居民变市民。”嘉禾县委书记赵宇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而这个变的过程离不开城乡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洗脚上田”变市民,才能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去支撑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正是如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创业将进行到底,近年来,嘉禾县委、县政府提出百亿投资计划、百企带动战略:以大投入促进大建设,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争取年内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以现有103家规模企业为主体,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铸锻造、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等标志性企业,突出规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撑城乡产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多元多极发展,这无疑给嘉禾的全民创业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蓝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江南铸都,吹响创业集结号-----嘉禾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纪实

9524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