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省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5-09-26 14:11

近日,“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名单公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成功获评。

省人社厅对口援助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厅党组高度重视援助工作,全厅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对口支援部署与人社业务紧密结合,转化为一项项暖心举措、一次次精准服务。尤其是厅就业处等处室单位投入深厚感情,以创新举措探索省际就业帮扶新路径,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鲜活样板。

首先,想方设法解决就业方面“山南籍人员不想来、湖南个别单位不愿接”的难题,为雪域高原的儿女在湖南打造一个“家”。

建强服务阵地,打造“家”的港湾。采取“先筑巢后引凤”的策略,在长沙、株洲、岳阳等山南籍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了就业服务联络站。这些联络站不仅是信息枢纽,负责岗位征集、人员管理,更是“山南之家”,常态化组织开展政策咨询、文化交流、联谊活动,成为在湘藏族同胞依赖的“娘家”。

提供精准服务,体现“家”的关怀。推行“一人一档”贴心服务,定期开展回访慰问,及时了解就业人员和用工企业的需求和困难。不仅关心工作,更丰富业余生活,组织篮球赛、联谊会、户外拓展,邀请参加厅新春联欢会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解决后顾之忧,助力“家”的团聚。专门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家长的岗位,让家人可以陪伴来湘;积极协调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尤为感人的是,已有两对“湘藏伉俪”在湘喜结连理,从“孤独思乡”到“此乡是吾乡”,就业援藏成为了湘藏一家亲的鲜活缩影。

然后,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提升就业援藏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山南人员在湖南可持续、高质量的就业。

构建“靶向式”岗位供给体系。针对山南籍高校毕业生特点和需求,制定“友好型”招聘政策,将85%的岗位学历要求放宽至大专,定向提供行政助理、就业见习等适配岗位;创新实施事业单位岗位“市州三年一轮”招聘机制,推动全省市州资源向山南学子开放;积极协调18家省属国企全员参与,累计释放优质岗位1500余个,实现了岗位资源的“量质齐升”。

创新“组团式”就业服务模式。选择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园区,挂牌成立“组团式”就业援藏基地,提供“组团体验、就业、管理、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3年以来,已建立7家“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1家“区外就业见习基地”、1家“山南之家”。长沙欢乐海洋世界、株洲相关企业、岳阳等地相继迎来了成建制的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团队,形成了良好的群体适应和互助氛围。

强化“链条式”技能培训机制。资金投入覆盖技能培训全过程,累计投入690万元援藏资金。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推行“先见习培训、再入职就业”模式,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使山南籍高校毕业生能更快适应岗位要求,留岗率达到100%。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助力357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在湘实现稳定就业,138名农牧民在援藏企业和项目中找到了工作岗位,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内涵。

近年来,在厅就业处等处室单位的努力下,我省就业援藏实现了从“零星尝试”到“规模输送”、从“季节性流动”到“筑巢式扎根”的跨越式转变。就业援藏工作也得到了西藏自治区的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2024年西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访问湖南时提出“湖南就业援藏工作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就业援藏联络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帮助山南籍大学生融入湖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供稿单位:厅人事教育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省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3381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