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社传媒讯(记者王钟莞)为进一步引导高层次专家、博士后青年人才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9—11日,2021“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怀化行活动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太阳坪乡贯堡渡村、渠阳镇金鑫村、坳上镇木洞村等地传经送宝,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活动启动仪式上,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祥利为贯堡渡村授予“湘才乡连贯堡渡村专家服务点”牌匾,怀化市政府党组成员邹兴旺致辞。
据悉,此次服务团由来自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的13名博士后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他们分别在农业与旅游整体规划、电商销售、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楠竹种植与加工利用、杨梅种植等方面为当地企业、农户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发展规划建议。
孟祥利为靖州县太阳坪乡贯堡渡村“湘才乡连”专家服务点授牌
活动期间,孟祥利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与区划研究所金龙新研究员等3名专家来到太阳坪乡贯堡渡村,实地走访新街老街、田间地头、橘园水塘,现场了解该村的资源、规划与人文等情况。
“我们村以种植柑橘为主,但随着柑橘品种老化,出现了市场滞销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产业转型的思路。”在“湘才乡连”博士后科技服务座谈会上,贯堡渡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程向阳介绍,“村里地多也比较好,还有大棚,但是没有合适项目;树多,但是也不知道有什么可选项目……如何规划产业发展是目前乡村振兴工作面对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结合现场调研和自己的专业优势,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规划建议。
“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成员合影
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曲湘勇教授等5名专家、博士后实地走访了渠阳镇金鑫村的竹荪基地、养猪场、竹林和养鸡场。
“刘博士,我们这个竹荪在七八月下的种,现在虽然长了菌蛋但是迟迟没有开伞是什么原因?”原来,为了调整产业布局,金鑫村今年开始种植竹荪,农户们对于竹荪特性和生长过程等还不完全了解,尤其是对其是否适合靖州当地环境、能不能连续种植等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现在的温度比较低,建议你们把大棚搭上,提高温度以便让菌蛋开伞。菌蛋大小不一,是因为温度分布不均匀,蛋上面有裂纹,是因为早期浇水浇的不够……”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博士后刘丽娜针对农户问题提出技术指导。
“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专家走访渠阳镇金鑫村竹荪种植基地
另外,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李先信研究员等2名专家去到坳上镇木洞村,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杨梅产业园基地木洞庄园及湘佰仕酒业。对于杨梅树剪枝,专家还进行了现场示范,同时向农户详细讲解了杨梅树病虫害预防、品种改良等方面知识。
“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专家走进坳上镇木洞村指导杨梅树剪枝
据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打造引导专家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省人社厅从今年起实施“湘才乡连”万名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包括高层次专家服务示范团、湘西特聘专家服务团和博士后下乡服务行动等子项目。十四五期间“湘才乡连”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还将持续在相关市州乡村振兴一线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