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纠纷化解,事关员工福祉和营商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和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浏阳市人社局为切实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质效,通过部门协同,密布“人社+”维权触角,坚持“显性纠纷化解”和“隐性纠纷预防”并举、创新推出“一心+一室+N站+N中心”暖心联调机制,着力打造“事前预防、事中调处、事后总结”,“小纠纷、大调解”全链条式调解格局。近年来,仲裁院受案从1902件下降至1153件,整体调解结案率达到80.3%,案件下降率约39.4%,结案周期为50天,维权周期平均缩短两个半月。案件受案数已明显下降,调撤率在全市区县中稳居第一。
源头治理,劳动仲裁服务零距离
以往的仲裁工作,囿于“仲裁准司法”性质的困扰,工作人员主要采取被动受案的庭审办案模式,工作人员容易形成思维僵化和工作方式生硬等问题。有鉴于此,仲裁院转变工作思路,从被动办案的单腿起跳模式向高质量处理兼顾有效预防的双腿并行模式开始摸索。目前,仲裁院通过“人力资源微论坛、流动仲裁庭审、入企座谈会、培训会、庭审开放日、青年仲裁员服务中小微企业”等灵活、接地气的方式,探索实现“维权关口前移,矛盾社会共治”新路径。
部门协同,共解劳资纠纷大难题
据悉,“工会+人社”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调处劳资纠纷218件,调处金额达到430万元。不少工作室调解员奔波、活跃在劳动纠纷阵地默默进行纠纷化解,他们是浏阳优化市域治理,合力调处矛盾,共建和谐社会的群体缩影。
创新机制,案件繁简分流提质效
随着“平台用工、共享用工、外包用工”等新用工模式对传统用工模式的冲击,以及社会层面法治观念不断增强。近年来,“社保补缴、年假工资、合同签订、裁员、调岗、降薪”等历史遗留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同时剧增。
为积极应对维权形势的变化,切实提高案件处理质效,目前浏阳市人社局以仲裁院为主体,密布“人社+”维权触角,基本搭建了“一心+一室+N站+N中心”的市域一站式劳动争议暖心联调机制。据了解,该联调机制已被长沙市依法治市办纳入长沙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正式立项项目。
指尖点单,一键解纷拓渠道
浏阳市经济发展强劲,域内2023年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用工需求的激增,也使得劳动纠纷多发易发。为实现劳资纠纷调处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更快、更便捷地处理纠纷,拓宽维权渠道,近年来仲裁院陆续推广使用了“智慧人社、法院总对总劳动争议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全国劳动争议在线调解平台、星城e就业”等电子信息平台和小程序。2023年,仅通过在线调解平台案前处理的纠纷便达到180件,平均结案周期10天。初步实现了员工线上指尖点单,平台在线派单,具有丰富经验的调解人员精准接单,足不出户解决劳动争议的新闭环。(通讯员:王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