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隆回县不断探索建立完善“一村一劳务公司”机制,实现全县572个村(社区)劳务公司全覆盖,让村集体成为股东,解决劳动力与市场对接难题,实现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向奔赴”。
「提高了农民务工的组织化程度」
每个村公司为村集体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持股90%,县级全资国有企业持股10%。该国有企业参与村公司监督和管理,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村公司承包资质、工程质量和安全等问题;村公司主要业务为建筑施工、劳务输出、服务创收和产业经营“四大板块”。
「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
整合200万元以内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优先由项目所在村公司组织施工;采取“直接用工、直接采购材料、直接租用机械、直接施工”的方式承建;全县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等工程项目,凡能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实施的,都优先安排本村村民及就业困难人员务工,实现工程质效和群众就业“双赢”。截至目前,全县572家村公司共签订施工项目合同903份,吸纳村级劳务用工10.23万个工日,发放工费2659.49万元。
「提升了外出务工农民就业质量」
建立稳岗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对在县内规模工业企业和帮扶车间务工每月22天以上的,按每人每月50元补助村公司;输送到县外企业的,按劳务合作协议落实对村公司补助。如,该县三阁司镇三阁司社区劳务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劳务输送稳定就业136人次,创收7.8万元。
「针对用工需求开发季节性岗位」
根据金银花、百合、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在成熟季节的用工需求,村公司摸底搜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人社部门提前对接企业,收集岗位信息,在招聘会上特别设置季节性用工余缺调剂专用展位,精准匹配调剂,安排专车有组织地输送人员务工,确保主导产业顺利运转。截至目前,累计支持全县1020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农户临时务工就业3.2万多人,长期务工人员0.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