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厅局长访谈丨雷和平:砥砺奋进前行 增进民生福祉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17-11-30 16:1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更多的五年。五年来,湖南省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积极进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人社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省人民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湖南民生网、兴人社(手机客户端)近期推出“喜迎十九大·人社为民这五年”系列专题,邀请省人社厅、14个市州人社部门主要领导等作客《厅局长访谈》,热话民生获得感,传递殷殷百姓情。

  

  郴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和平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郴州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素称湖南的“南大门”,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郴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郴州市人社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郴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雷和平感慨:“这是砥砺奋进前行的五年,也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五年。”

  

  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数说5年:城镇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总体均达到百万人。2016年,城镇从业人员总量近100万人,比 2011年末增加35万人,年新增城镇就业7 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2016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00 万人,年创劳务收入由2011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 283 亿元,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服务。五年来,全市7.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保持稳定,初次就业签约率达到85%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度就业服务率保持在93%以上。

  郴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工作连续13年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全市人社部门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增加、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稳定。

  扶持实体经济取得实效。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有力促进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每年组织“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周”等各类招聘活动百场次以上,五年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0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4万人次。完成职业培训44万人次。用好用足就业和社保政策。五年来,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鉴定补贴、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园区用工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共计15.5亿元。加强就业鉴定服务,全市企业职工获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5000余人。

  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突出技能培训,为长远脱贫提供保障。率先出台了《郴州市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四年行动计划(2016-2019年)》《罗霄山区域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施方案》,让全市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全部得到免费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目前已完成培训7798人,其中三年制长训班1161人。

  创建创业先进城市成效显著。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以创业促进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7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3家。设立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专项扶持资金。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五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7亿元,扶持创业3.5万人,带动就业8.6万人,向上争取就业专项资金近24亿元。郴州市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 

  数说5年:推行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2016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61万、318万、47万、36 万、30 万,社会保险正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迈进,逐步实现中央提出的“人人享有”目标。五年五项保险累计征缴基金231亿元,年均增长16.7%,发放待遇支出 266.5 亿元,其中2016年五项保险共计征缴基金59.7亿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五年来,郴州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框架基本构建。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推进了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门诊统筹,实施了居民大病保险,推行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等支付方式改革,启动了医保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是全省唯一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的市州。目前,全市已形成由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大险种组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养老、医疗等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

  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养老保险连续13年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市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从2011年底的1291元提高到2016年的2061 元。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450元,健全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生育保险政策范围内分娩医疗费实现全免费。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85%。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医保补助,提高报账比例10%,降低住院起付线50%,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五年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均确保了按时足额发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事人才管理规范化 

  数说5年:深化公务员招录制度改革,实行“四考合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现制度全覆盖。五年来,全市组织人事考试289场次,35900人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36880人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录公务员2825人, 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503人。

  2016年底,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30.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万人,高技能人才9.7万人,本科以上学历占34%,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3%;五年来,全市先后引进各级各类人才8716人,其中博士32人,硕士995人,外籍专家20名。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8个,省级引智项目83个。引智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华磊光电、金旺铋业等4家单位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行政事业单位招录用实现“凡进必考”。 制定印发了《郴州市人事考试工作流程》《郴州市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文件,人事考试做到科学、安全、规范,考试结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政策。

  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降低了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规范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调整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县级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面实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建立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岗位聘用情况年度备案制度、岗位管理动态调整办法,完成了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在中小学系列开展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安置机制,圆满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劳动关系趋向更和谐 

  数说5年:五年来,全市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729件,涉及劳动者14566人,涉案金额61642万元,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7%以上,依法公正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全市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户3092 次,办结各类违法案件5534件,督促用人单位与12668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4548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1847万元。

  深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制度,全市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6%,合同签订率达90%。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55560 元,比2011年增加20740元,年均增长10.96%;2016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1130元,比2011年增加290元。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初步建立。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建立了政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协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维护劳动关系双方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稳步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妥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不断完善。2015年郴州市成功争取成为全国首批五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全市基本实现仲裁机构实体化、场地设施标准化、预防调解前置化、案件处理规范化。在全省率先实施劳动仲裁“三分离”制度,有力维护了仲裁公平公正。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政策措施,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转自湖南民生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厅局长访谈丨雷和平:砥砺奋进前行 增进民生福祉

95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