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汝城县着力完善全链条防欠治欠制度机制,构建起“预防为先、监控为要、处置有力、保障到位”的欠薪治理格局,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成效显著,劳动者切身权益得到保障,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攀升。上半年,全县共受理劳动保障监察线索532条,为238名劳动者追回薪资164.42万元,欠薪案件实现动态清零。
全系统压实责任,制度落实有监管
年初,根据省级治理欠薪工作部署,汝城县快速成立由分管县领导挂帅的治理欠薪工作专班,明确人社、住建、交通、水利等26个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措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周调度、月提醒、季通报”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分管县领导定期调度督导治欠工作,及时解决《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中的“中梗阻”,推动各项治欠工作机制落实落地。
上半年,紧盯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工资、维权公示等关键环节,工作专班完成3家企业风险评估,处理社会投资项目、企业拖欠工资案件49起,规范劳动合同710份,妥善化解了一批欠薪隐患。
全方位宣传引导,依法治理有共识
针对部分企业和劳动者对劳动用工政策法规“不了解、不掌握、不规范”问题,汝城县拓宽线上线下宣传培训渠道,大力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企业、进工地、进园区、进社区普法培训活动,把欠薪风险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前。面向劳动者,通过解读法规、发放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着力讲解合同签订、薪酬支付、依法维权等注意事项,让劳动者懂政策、会维权。
上半年到县内21家企业开展专题培训,为企业上好“开工第一课”。线上线下培训企业管理人员31人次,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提升企业依法用工自觉。以合同、薪酬、社保、维权等为主要内容,印制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提升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落实失信惩戒措施,2024年以来曝光典型欠薪案件3起,达到了“惩治一宗、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社会效果。
全过程精准治理,联动共治有合力
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开展“湘薪湘护”“冬季攻坚”“利剑护蕾”等专项整治,集中排查整治欠薪风险隐患。健全人社部门与公检法机关联动协作机制,畅通农民工欠薪案件“绿色通道”,对欠薪案件从快受理、裁决、审判、执行,始终保持打击欠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首创“柔性执法+精准执法”模式,将服务理念和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融入到日常监管中,对劳动用工主体首次、轻微且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说理、下达整改提示书等方式,以教促改、及时纠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仅在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中,共检查单位17家,惠及劳动者0.3万人,化解欠薪隐患16起,为31名劳动者追回薪资65.52万元。常态化联动协作机制发力见效,县法院快立快审快执欠薪案件110起,追薪162.48万元;县检察院强化执法监督,支持农民工依法起诉讨薪;县司法局畅通法援,为37名农民工维权追薪33.97万元。“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得到辖区企业的广泛认可,2家企业在行政处罚前主动付清欠薪10.19万元。
全天候提供服务,风险研判有预警
整合举报热线、网络平台、投诉窗口等渠道,打造无障碍维权平台,实现维权“线上线下一体通办”。为监察员配备专用手机,确保投诉电话24小时“不打烊”,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劳动者诉求通达零障碍、维权随时有人管。精准区分工程款纠纷与恶意欠薪,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对欠薪案件“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处理”。
依托“湖南人社一体化平台”,推进数字治理,打造快速化解预警机制,全县8个工程项目纳入湖南省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平台管理,实现对项目工资专户资金、考勤打卡、工资支付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实现执法监督由事后检查向事前监测、事后发现向事前预警转变。今年以来,对湖南省人社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平台802条异常预警即时响应并及时推送相关责任单位,已督促14个项目缴纳工资保证金252.28万元,确保解决问题于初始、消除风险于萌芽。
汝城县以全链条思维深耕欠薪治理,通过制度固本、科技赋能、执法创新与多元共治,不仅有效破解了“讨薪难”顽疾,更在优化营商环境与保障基本民生的平衡中探索出一条新路。未来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让劳动者“安薪”无忧成为汝城最温暖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