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湖南省直机关工委、湖南日报社推出的全媒体访谈栏目湖南省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促改革”系列访谈。每年,超过千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创业牵动人心。湖南如何破解就业难题,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今天我们邀请到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永军,请他为我们解读湖南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改革实践。李厅长,欢迎您!
做好“稳就业”“好就业”“就好业”“促创业”文章
【李永军】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感谢省直机关工委、湖南日报社提供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湖南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一些情况。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人社部门作为就业工作的牵头部门,在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总体思路是什么?
【李永军】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是民生头等大事。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应该说,就业是一件天大的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长期战略任务,要求我们抓紧抓实。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部署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部署“智汇潇湘才聚湖南”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湘来湘创业就业系列行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就业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的要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好“稳就业”“好就业”“就好业”“促创业”这样几篇重要文章。
1至8月全省累计发布4万多个重大项目岗位
【主持人】在“稳就业”方面,湖南人社有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李永军】就业一个关键词就是“稳”。中央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就业被放在“四稳”之首。关于稳就业,我们具体的衡量主要是“两稳一防止”。“两稳”,就是保持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防止”,就是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现规模性的失业。要做好稳就业工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统筹用力。
第一,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统筹用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要促进就业和其他方面的宏观政策协调一致,使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促进能够形成联动。产业发展如果和就业不能形成联动,那么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去年9月以来,我们按照省委部署,开展了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价。到目前为止,收到了600多个项目,对400多个项目进行了评价。主要是围绕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要政策开展就业政策评估。就是说这个项目、这个政策出台,它对就业的影响怎么样,我们要做出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重大项目岗位归集发布机制。1到8月份,我们集中发布了8期重大项目岗位,每个月都进行集中发布,累计发布重大项目岗位4万多个,应该说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统筹用力。我们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我们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作用。政府在支持就业政策方面要精准、要发力。同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打造一个健康的、公正的、阳光的市场体系。
第三,促进总体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统筹用力。首先是总体就业,要维持比较低的调查失业率、比较好的就业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也更要关注重点群体,当前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群体,尤其高校毕业生是重中之重,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打造“15分钟就业圈”,让就业服务“不打烊”“不断线”
【主持人】那您所提到“好就业”具体是指什么呢?
【李永军】好就业,主要是为劳动者,特别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好的就业服务,也叫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尽可能地提供专业的服务。就业的服务有专业性,包括就业政策、岗位信息、就业指导,还有与就业有关的一些配套政策信息,我们希望能够提供这样的就业服务,提出要打造“15分钟就业圈”。
第二,尽可能地提供身边的服务,让劳动者能够就近地享受公共服务。我们在全省经办系统有3万多个端口连到基层。我们还和银行合作,打造涉银经办窗口1万多个。我们有几千个充分就业社区,都是可以提供服务的。我们还打造了400多个零工市场(驿站),形成了完整的、能够为劳动者提供就近服务的服务体系。
第三,尽可能地提供“指尖的服务”。现在大家都习惯于用手机。打开手机一张屏,手指动一动,就可以找到公共就业的服务信息。我们打造了“湘就业”平台,还在网络上建设了“人社超市”,包括岗位超市、课程超市,还有政策超市。在这里,通过指尖点一点,就可以查询到需要办理的就业服务。
第四,尽可能地提供“个性的服务”,特别是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攻坚已经到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这个群体。对于困难毕业生,我们要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刚才说的毕业生的情况,特别是困难毕业生的情况,我们把这些数据已经下发到各个县和基层的就业服务部门,我们的就业工作人员会“一对一”地上门服务、跟踪回访,确保我们的就业服务“不打烊”“不断线”。
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今年将新增5万名高技能人才
【主持人】您能详细介绍下“就好业”的具体内涵和措施吗?
【李永军】结构性的就业矛盾,主要是“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矛盾。应该说这也是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我理解破解结构性的矛盾,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是要加强职业培训,让劳动者提升就业的技能、就业的能力。
这里,我想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如何抓好职业培训。
第一个字是“大”,就是规模要大。我们今年提出“技能照亮前程匠心筑梦潇湘”职业培训计划,目标是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希望能够应培尽培训,实现大规模。
第二个字是“准”,培训要对准需求、突出重点。当前的重点主要是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这六大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我们培训的重点,就是要对准劳动者需求和产业需求。
第三个字是“新”,就是培训的机制要新。我们提出打造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用人主体优质岗位“订单”这样一个“四单”的培训机制。
第四个字是“实”,就是培训的效果要实,要坚持就业导向。培训还是为了就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实在在地提高就业的质量,通过就业的质量来衡量检验培训的效果。
我想,从“就好业”这个角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做好培训工作。
设立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5.05亿元
【主持人】除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湖南对于大学生创业也非常重视,今年晓明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这句话非常打动人。我们特别好奇,湖南是如何系统性构建这个生态,真正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和风险的?
【李永军】“来湖南创业”是沈晓明书记向全国大学生发出的邀约。现在来湖南创业恰逢其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我们目前的政策应该说是最好的。“地利”,湖南有创业的土壤。“人和”,湖南人气比较旺,是青年喜欢的地方。
如果说概括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特点,我想有这么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真金白银”。围绕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政策、资金、场地等保障要素,省委、省政府下了最大的决心,真金白银地投入。比如设立全国首支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投资基金,规模达5.05亿元。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的政策,应该说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我想,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省委的真心实意、真金白银。
第二个关键词是“搭台铺路”。“搭台”就是为大学生创业打造实践平台,也就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在全省有400多家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很多是面向大学生包括高校毕业生的。在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我们提出了4个方面15条服务清单,包括核心服务、成长服务、营商环境服务和基本保障服务。所谓的“铺路”,就是我们为大学生创业跟踪陪跑,把成长的道路铺设好。为此,我们打造了“创业在湘”服务平台,在平台上为大学生提供找政策、找导师、找课程、找资金、找场地、找设备、找活动“七找”的服务。同时还打造了几张地图,包括载体的地图、培训机构的地图和服务驿站的地图,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搭台铺路。
第三个关键词是“成链成势”。所谓的“成链”,就是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打造“链式”的服务,就是“一条链”。从培训、基地、资金,各个方面形成一个链条。在打造服务链条的基础上,推动服务链和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地融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从学校出来,另外一方面有关联的产业。所以很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在学校,但它和企业、产业有关联。有的是建在园区,但它和大学又有联系。所以我想就是在“成链”这个方面我们要努力。所谓的“成势”,就是营造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态势,打造支持大学生创业良好的生态,希望湖南成为创业的热土、人才聚集的洼地。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主持人】可以看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省人社厅党组是如何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
【李永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应该说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和“魂”。我们始终坚持抓党建、促改革,努力把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我们实际的工作优势。这里我想从党建赋能的角度,来谈一谈我们的工作想法。
第一,要抓思想赋能。就是要深化思想武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领会实践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的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
第二,要抓改革赋能。改革是一把“万能钥匙”,对推动就业工作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破解难题,通过改革来增强我们做好工作的动力。
第三,要抓数据赋能。当前是信息化社会,我们的工作也要把更多的着力点体现在网络上、平台上。所以,我们打造了吸引大学生留湘来湘的就业平台,打造了“创业在湘”平台。现在我们正在完善“一张网”的服务体系,希望借助数据的力量,给就业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第四,要抓多向赋能。我们平时讲双向赋能,这里讲多向,就是因为就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很多要素、很多部门,所以我们要在整合力量、促进协同上下功夫。人社部门作为就业的主要责任部门,要多做工作、主动协调,努力形成工作的合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主持人】今天听完李厅长的介绍,我们深刻感受到湖南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上的系统思维、创新魄力和务实行动。最后,您最想对即将毕业或正在创业的青年学子说些什么?
【李永军】青春因梦想而闪亮,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湖南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一片土地,我们真诚地欢迎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湖南、扎根湖南、建设湖南。让我们一起让青春在这里绽放,让梦想在这里成真。
【主持人】谢谢李厅长饱含深情的邀请,这不仅是湖南对人才的召唤,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感谢李厅长今天的分享,也感谢各位观众朋友的收看,下期再见。
出品人:汤立斌姜协军于金旺
总策划:杨立勇刘建光蒙志军
监制:禹振华杨晓丽
统筹:王盛唐婷张勇强
执行:曾益王为薇
主持人:徐果婧
编导:黄晗刘笑雪
摄像:龚文邹尚奇傅聪童臻熙
后期:张劲夫
美编:周圆
出品:湖南省直机关工委 湖南日报社
联合主办单位: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