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早春时节,全省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
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回应群众关切,勾勒出“开局第一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图景。本报摘编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相关内容,看各地“开局第一年”人社工作打算怎么干!
局长说——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株洲人社工作者有决心、有能力说到做到,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成,确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株洲人社工作新篇章,为株洲实现“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株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湘晖
2018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1357”工作思路(即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一条主线,把握“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三个关键,遵循“对标、规范、精准、执行、提升”五项要求,落实“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人事管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从严治党”七大任务),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统筹做好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株洲实现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
2018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精准施策,推进就业创业更加充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切实抓好就业扶贫工作。
二是突出公平持续,推进社保体系更加完善。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主动对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推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特殊门诊和门诊统筹政策。加强社保基金收支监管。全面实施“五险”统一征缴工作,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推进人才队伍更加精良。全面落实“人才优先发展30条”。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着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打造人才服务综合平台。
四是突出改革引领,推进人事管理更加科学。加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军转干部安置,强化人事考试安全,是抓实“民生100”工程。
五是突出维权维稳,推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综合运用协商、调解、仲裁、监察等各种手段,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和源头治理,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让劳动者实现更体面的劳动。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度机制,着力推动劳动维权法治化,大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六是突出民生导向,推进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实施“株洲人社事、最多跑一次”工作推进方案。打造“互联网+株洲人社”品牌。加强经办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级服务网络。不断深化法治人社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宣传调研工作。
七是突出政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深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突出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拓展深化专项治理成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两个责任”。
数说2017年
2017年,株洲市人社部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近3万名贫困对象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300余万元,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引进公共服务领域高层次人才62人,引进外国专家85人。选拔确定第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亿元,促进全市新增创业主体2.72万户。全市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792万人次,征缴基金107亿元,发放各项待遇133亿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580元。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均设立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00余家大中型公有制企业设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摘编自3月7日召开的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暨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转自湖南民生网